1. 首页 / 帮助

张佳玮:爱国的历史

  不食周栗的伯夷叔齐

  铿锵灿烂的历史车轮之旁,总有新绿野草沉澹苍茫。周文王渭水畔请了姜子牙,周武王数尽纣王无道, 聚八百诸侯去应天承命,阻止纣王继续施炮烙刑罚、把活人当铁板烧。但伯夷叔齐,听了不喜,决定抵制周朝,不食周粟,逃进首阳山,活活饿死了。当是时也,天 下人都在歌颂周朝盛德,应天顺命,只有伯夷叔齐这一点文绉绉却无力的抵抗,为商朝殉了葬。

  所以在先古之时,抵制是件端庄的事。伯夷叔齐为大义殉死,名垂竹帛。《礼记?檀弓》里有位齐国饥民,没夷齐那样的觉悟,但听到默敖嗟,来食的招呼,山东好汉脾气发作,瞪眼说:不吃嗟来之食!于是饿死了。不为国家大义,也为个体尊严。

  但殉死这种事,毕竟太惨烈。世界上真到你死我活的矛盾,确也不多。东汉末,天下大乱,名士管 宁躲去辽东,朝廷请他不去,曹操唤他不理。平时戴顶白帽子以示节操,最夸张的传说里,他坐卧在一座楼,都不肯履足土地。类似的做派,就是五石散的老祖宗、 魏晋著名美白大师何晏,天生奇才,所谓明慧若神。曹操喜欢他,把他招进宫里。何晏往地上画了个方快,往里面一坐:这方块就是我家,不出去了!当 然,何晏最后老实娶了曹家女儿,做了驸马爷;比起老管宁八十多岁都没做官,抵制得不算彻底。

  古人笃信高手在民间,越是隐逸之士卧松游云,越是高深莫测。自陶渊明后,隐士颇受推重, 而且越抵制朝廷,越受推重,搞得许多才子求仕前,先去高卧几年,吸纳云气,给自己营造神秘感。但也有玩砸了的,比如孟浩然四十岁前,在峡山南园隐居,抵制 一切公务员待遇;后来没忍住,跑去长安谋仕。本来姿态颇高,可是不小心写了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玄宗皇帝不高兴了:明明是你抵制我,却说我把你放 弃了,明明是诬陷嘛!于是,孟浩然只好这辈子做隐士了。

  千年后满清入关,满汉不两立,大规模抵制又开始了。黄宗羲这样的大才子,被请了几百万次,最 后实在没法子,自己虽然抵制到底,还是让儿子黄百家去帮着修《明史》了。大牛人傅青主是被招了博学鸿词,得进京做官。为了坚持抵制,傅青主发挥了自己的医 科天才,拿泻药当饭吃,肚子拉得稀里哗啦:都这样了,怎么进京哪?奈何君命如山,下头的官吏还是硬起头皮,把他老人家七手八脚,强行抬进了京城。

  文化人的抵制方式比较书生气,普通人就可爱得多。一战时期,奥匈帝国征召捷克人民服兵役、当 炮灰。捷克人民不能明着抵制,只好想法子让自己发烧、让脚踝脱节、吃盐卤和硫酸来毁胃、往皮下注射煤油来制造皮肤病。虽然得吃苦,但总比上战场死了还 是为一个被自己痛恨的政府死掉要强得多。

  21世纪的好处是,全球化了,商品时代了,网络时代了。大家虽然可能一辈子看不见一个活外国人,但能够靠抵制外国货来表达不满。比起伯夷叔齐们要付出性命、傅青主拉肚子到虚脱,这个时代格外容易。

  有些传说里,伯夷叔齐饿死还有点波折。他们抵制周粟,于是在首阳山吃薇菜。但有人就跑去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们吃薇菜不也是吃周朝吗?伯夷叔齐于是只得抵制到底,就饿死了。司马懿有段时间抵制曹操,不想做官,在家装风瘫,躺着不动。哪怕 见了曹操派来的刺客,也还是得硬着头皮装到底,真是吓死人。比起古代那些殒身不恤的仁人志士,现在做爱国好汉,真是太方便太容易了。

本文由'暗月寺顺美'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