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藏族的灶与灶神

  自古以来就在青藏高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历史的藏族先民们,同世界其他民族一样,也经历了取火、用火、生火及建造火塘以烹饪饮食的漫长过程。灶这块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方尺之地,在千万年的人事沧桑中,浸透了世事人情和鬼域神界的灵光异彩,浓缩了社会人文的深奥内容。

  灶的构造

  过去藏区最常用的灶是三石鼎足式火塘,这在彝族、纳西族、白族和普米族等很多民族中也是普遍使有的一种火塘形式、但是在野外草原,人们有时用三根木棍,将一头捆在一起,另一头分开成三角形支于火塘周围,成为架,然后把锅挂在架上便可以煮食物,有人称之为木三脚架式火塘。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游牧民族。还有一种偶尔在室内使用的火盆,将水壶垂直悬挂在铁火盆上方,冬天寒冷时,一可以生火取暖,二可以烧水煮茶。

  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各民族间的繁频交往,藏族也开始将土块垒起,修建锅灶。但只改其形而不改其名。安多藏语统称为“塔夸”。古时候叫“杰尔布”。藏族的锅灶(含火塘)一般要设在厨房的两端,有些地相书籍中,则认为将灶设在房屋的东南角才是正确的。但灶门决不能对准房门,呈一条直线状。否则就会有惹人闲话,招人诽谤的祸端。要建新灶时,首先要选好吉日良辰,届时摆一桌美味佳肴,请一位有福泽的人为灶奠基。还需迎请四位比丘僧,为主人祈求吉祥。灶建成后,要蒸煮多种美食款待比丘僧和奠基人。

  灶神的形象

  有人认为藏族的灶神没有具体形象,其实不然,藏族的灶神不仅有其形象,而且很早以前就有描述其形象的详细的文字记载。“她是一位身裹素妆,佩带瑰玉,手持金勺的美丽女神。”人们称其为“塔吾拉叶毛。”(即灶神叶毛)她与藏族的火神不同。藏族的火神身着白衣,仙女状(男性),有一头四臂,四只手中右一持木棍,右二持念珠,左一持净瓶,左二呈赐福状。有众多仙人围绕其周。他的顶门上有白色字,颈部有红色字,心口有蓝色字,据说火神是佛教传入西藏前苯教的众神之一。由此可见,火神即灶神的说法是毫无事实根据的。他们是两种不同的性别的神,各自的职司范围也大不相同。这正好反映了藏族家庭中男女成员的不同分工。但是从他们服饰同是白色这一点来看,很可能跟藏族的白色崇拜有关。

  部分藏区的灶房画有白色的蝎子。蝎子,藏族称之为“第巴林亚”,它是龙女的化身,有时也作为灶神崇拜。

  藏族的灶神虽然有具体的形象,但是在寻常百姓家,并不把她的神象供奉起来,而是以锅台上边的墙为意向中的灶神的神龛,备加恭敬,若烧奶、茶等,先要向墙上泼洒一些,然后再让人吃喝。其它做出的食物在人享用以前,也先要取一点放在墙下的锅台上,让灶神受用。云南迪庆藏族家庭在主墙上所供的燃烧以火焰,也不是灶神的形象,其用意更不是供奉灶神。那叫“喷烟未尼。”藏俗以象征财运昌隆的一种图象,有的也用来避邪。将其画在灶的上端是因为灶的修建触犯了某方神灵,为了免遭其害而绘喷烟牟尼以解之。

  关于灶的禁忌习俗

  灶神很容易被冒犯。要是不慎把头发、狗屎、指甲、禽毛、兽毛、人便粪等赃物放在灶火中焚烧,灶神就会发脾气,就会动怒。或者灶膛里的火猛爆,伤人的眼睛、手、或者烧溢了锅,或者无缘无故地没了水,或者煮食物夹生。莲花生大师对此曾有训诫:“灶神发怒,会使食物变味,没有营养,或招来邪魔,遭受损失。”这时候家庭的主人应该向灶膛里燃松枝,柏叶,桑面等,请求灶神原谅。因此藏区对厨房的要求很多:爱干净;女人梳头,不能将头发丢在要烧的柴草上;冬天再冷也不能抬着脚丫烤火,更不能随随便便从灶台上跨来跨去,等等。

  寺庙里大灶的炊事员一般是终身制。需要替换时,被换下来的人要先要向灶神申请退休,求其宽恕,并赐福赐财,保人平安。新上任的炊事员要向灶神供献桑面等物,请求其勿分生熟,予以合作。家乡曾有忽略了这一节后,三天生不起一把火的传说。有些地区还有火卜的习俗,以灶里火焰燃烧的情况卜吉凶,如果火星飞迸火焰旺盛,就象征着吉祥,预兆贵客临门或财源茂盛,如果火苗忽明忽暗,则象征着不吉,晦气。这与云南的普米族、纳西族以火卜吉凶的习俗完全一样。

  在藏区,火塘是尊贵而神圣的,这就带来了火塘方位所标志着的尊与不尊。人们同样通过对这种方位的占有来显示自己在家庭及社会中的尊严与地位。阿坝藏族家中火塘靠里面添柴口对面为上位,这里只许男主人坐。在过去的头人家,头人太太也不能坐在这个方位。在火塘进口的一方,是次尊位,客人可以就坐。妇女则只能坐在男主人的下角。这是由于在这一家庭中,当家主人是尊贵的,因此当家者所占有的方位是火塘所标志着的最尊贵的地方。这似乎也是西南诸少数民族的通例。

本文由'一只淑怡呀'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