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 悠悠汉唐之风
踏歌
《踏歌》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自娱性歌舞形式,又名跳歌、打歌等,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源自民间。从汉唐及至宋代,都广泛流传。它是一种群舞,亦为队舞曲。它不是对某一个舞蹈的专称,而是古人对以脚踏地为节,载歌载舞的群众自娱性歌舞的通称。
踏歌是一种群舞,舞者成群结队,手拉手,以脚踏地,边歌边舞。据《后汉书·东夷列传》记载:“昼夜酒会,群聚歌舞,舞辄数十人相随,踏地为节。”到了唐代,踏歌一方面在民间更为广泛地流传,成为一种重要的群众自娱性活动;另一方面,被改造加工成为宫廷舞蹈,出现了缭踏歌、踏金莲、踏歌辞等宫廷舞乐。唐睿宗先天二年(713)元宵节,皇家在安福门外举行有千余妇女参加的踏歌舞会,人们在高20余丈、燃着 5万盏灯的美丽辉煌的灯轮下载歌载舞,跳了3天3夜,场面极为壮观。对这种当时极为盛行的舞蹈,唐代许多诗人都有所描述,如刘禹锡的《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儿连袂行”;“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又如顾况的《听山鹧鸪》“踏歌接天晓”等。
《踏歌》的歌唱特点是:同一曲调,即兴填词,反复传唱,人们齐声欢唱,歌声入云。舞蹈动作的特点,据刘禹锡的《竹枝词序》记载,踏歌以联唱《竹枝词》,吹奏短笛、鼓来伴奏。舞时不分男女,舞者成群结队,围成圆圈,手牵手,随着歌唱的节奏,以脚踏地应节,边歌边舞,情绪欢乐。有时还有轻盈美妙的舞袖动作,风带亦随舞姿的变化随风卷扬舒展。唐人踏歌的类型有:踏地为节、连袂舞;顿足踏歌、拍手相合;择场跳月以择偶等。 宋代每逢元宵、中秋,都要举行盛大的踏歌活动,正如蔡卞在《宣和画谱》里描写的:“中秋夜,妇女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同时也有风格迥然不同的男子踏歌,在马远的名画《踏歌图》中,绘有4位老人在蜿蜒的山路上踏歌,上有宁宗皇帝的题诗:“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
敛肩、含颏、掩臂、摆背、松膝、拧腰、倾胯是《踏歌》所要求的基本体态。舞者在动作的流动中,通过左右摆和拧腰、松胯形成二维或三维空间上的“三道弯”体态,尽显少女之婀娜。松膝、倾胯的体态必然会使重心下降,加之顺拐蹉步的特定步伐,使得整个躯干呈现出“亲地”的势态来。这是剖析后的结论,但舞蹈《踏歌》从视觉感上讲并未曾见丝毫的“坠”感,此中缘由在于那非长非短、恰到好处的水袖。《踏歌》中的水袖对整体动作起到了“抑扬兼用、缓急相容”的作用,编导将汉代的“翘袖”,唐代的“抛袖”,宋代的“打袖”和清代的“搭袖”兼融并用,这种不拘一格、他为己用的创作观念,无疑成就了古典舞《踏歌》古拙、典雅而又活络、现代的双重性。
此外,在西南少数民族舞蹈中,如纳西族的阿哩哩、跳脚,族的打跳等,都属踏歌一类的舞蹈形式。流行的舞步如半方半转、两方两转、苍蝇搓脚、喜鹊登高等,也都有踏歌舞姿的遗风。踏歌从唐代已传入东邻日本天武天皇三年在大极殿曾演出踏歌。此后,在日本正月十四男踏歌、正月十六女踏歌之风相沿成俗。在日本,歌、歌垣、盆踊都是踏歌的演变。
本文由'苟元荷'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