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王传涛:大学生为什么“捅死班长”?

  捅死班长的张某

  近日,陕西科技大学男生张某怀疑自己的贫困补助受到班长作梗,便与班长产生矛盾,后持刀杀死班长。8月18日,西安市未央区检察院对杀死班长的犯罪嫌疑人张某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批准逮捕。

  一起大学生捅死班长事件,又引起了关于大学暴力问题的讨论与反思。在此之前,马加 爵、药家鑫都曾经是大学暴力的代名词。现在,捅死班长的张某在网上又被不少网友认定为马加爵第二。而在笔者看来,捅死班长事件完全不同于马加 爵事件和药家鑫事件。捅死班长事件反映了一对当下大学中一对必须要正视的矛盾大学里的干群矛盾,既普通大学生与大学生干部之间的矛盾。

  大学里的干群矛盾,或者十分明显,或者十分隐晦,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那就是大学之中亦有官民关系、干群关系需要处理。如果大学里学生会与班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和处理与普通学生之间的矛盾问题,捅死班长事件就不只是一起孤本个案,甚至还可能会有再次发生的可能。

  具体分析一下此案。大学生张某享受到了贫困补助款,可是,因为他怀疑班长像村长一样喜欢作 梗,便杀死了班长。这样一对矛盾,放在现实之中,完全可以类比于,一个家徒四壁的五保户和一个克扣补助款的村长之间的矛盾。或者可以说,这就是大学里的干 群矛盾。从这个角度讲,无论该班长(死者)有没有从中作梗,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大学生这个群体之中,出现了杀红眼的矛盾。这是一个令人不寒而栗 的结论。

  平民大学生与学生会、班干部之间,具有非常激烈的价值冲突。我们可以将之以主流和非主流来区 分。主流的学生,加入学生会,竞选班干部,积极组织和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关于和大学里的政工主任打交道;非主流的学生,习惯于我行我素,不喜欢参与班级的 集体活动。在处理同学关系时,也会很容易形成形同陌路的两类人。可是,奖学金、贫困补助等问题,又容易成为班干部与普通学生之间交流的桥梁。如果存在克扣 或作梗现象,矛盾就会一触即发。

  笔者上大学时,就有一件令当时的我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的事。我们班里有位同学获得了国家奖学 金。奖金数额,据说是6000元。可是,最后却听说那位品学兼优的同学只拿到了1/3左右的奖金。系里老师的答复是,这是系里的传统,所有获得国家奖学 金的学生,都应该遵守这一点。而后才知道,被克扣的奖学金,被充当了系里的经费。这样的事,现在听起来已经十分平常,因为,放眼权力腐败,这种事已经很 是常见。

  杀人触犯了法律,犯罪嫌疑人张某理应受到法律的严惩。但是在笔者看来,捅死班长事件是一 起可以代表大学生之间矛盾问题的一个标本案例。和中国政法大学大学生捅死教授事件一样,具有非常大的代表性。捅死班长事件,还提出了一个大学管理 中的权力监督和权力约束问题再小的权力也是权力,也有可能诱发腐败,也有可能激化矛盾。

本文由'洗髓小珍'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