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信宜端午旧俗

  在信宜市广大农村,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日,人们都习惯杀鸡杀鸭,包粽子,先敬奉祖宗,后合家围坐一起饮艾酒,吃“糖点粽”(即用粽子点蜜糖或糖胶),门口还插上一把菖蒲和艾叶。有些人还习惯用晒干的艾叶,搓成细末,然后用各色的碎布料包裹着,用针线缝制成娃娃、小狗、小鸡、猴子、三角、方块、鱼虾蟹等形态各异的香包,用红绳吊挂在孩子的脖颈上,既可当作玩具,还可辟疫(即灭菌消炎)。据说,五月初五这天,从外面采回的艾叶和根茎,晒干后保存,还有很好的药用价值。

  这天,大家吃过午饭后,即不约而同地到江河里洗澡和游泳,俗称“洗龙舟”。晚上,还用橘子叶、黄皮叶、芒果叶、艾叶、合掌藤、火炭苗等草药煮水洗澡,目的是消积食、去污秽和防治疾病。有些地方还习惯五月初一就开始包碱砂粽子,一直吃到初五日。东镇、池洞、怀乡等地区的居民和学校师生,很早便有攀登大人山的活动。1949年以前,该山有仲大人庙、八仙庙、地母庙,又是信宜旧八景"高源云涧"。五月初一开始,男女老少带备香纸宝烛登山,并随身携带竹筐、铁铲等工具,顺便采挖回山草药治病。

  1950年后,山上的庙宇有的崩塌了,但青山依旧,庙的故址仍存,山上还有茶叶和各种草药。最近几年,人们又兴起攀登大人山的活动。节日这天,许多地方浸艾酒、包粽子,早晚餐办得丰盛,大家到江河里游泳和采回草药洗澡等,至今乡风未泯。

本文由'锁绿松'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