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花鼓戏
武陵戏原名常德汉剧,是湖南的地方大戏剧种之一,以常德为中心,流行于湘西北、鄂西南并远及黔东。武陵戏起源于明代,20世纪初,武陵戏兴盛,各地戏班林立,名艺人辈出。现存传统剧目约500个,其中高腔剧目30个,弹腔剧目占90%以上。武陵戏唱腔以弹为主,夹有“南北反”“汰腔”“丑腔”“草鞋板”“子母调”等,构成武陵戏特有弹腔。乐器以土、苏、京三套锣鼓结合使用,有其特色。角色行当分生、旦、净、卫四大行。戏班一般以生行应工戏为主,角色18人,生行常有9人,故有“生半边”之说,表演艺术注重“内八块”“外八块”的基本功
本文由'檀南珍'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
相关推荐
-
虎丘春节年会
年会,下江,丘山,世纪,锣,旧时用于皇帝、官吏出行开道,故又称开道锣。皇帝上朝,宫廷聚会都要鸣锣以示威严,吉祥之兆。古代宗教活动、民间逢年过节等喜庆场合,都要敲打大锣祈福,这已经成为中国的传统习俗。当年康熙、乾隆六下江南都曾到过虎丘祈福,每次都要鸣锣以示威严、吉祥。传说虎丘山上的神灵听到锣声、收到真明命天子的祈祷,就会保佑老百姓来年的生活风调雨顺,成为一段佳话。从此,民间每逢新年都要前往虎丘敲击大锣以求平安。虎丘山风景区根据这个民间传统...
2023-05-05 03:15:07 -
常德民俗亭子灯
桃花源,至正,亭子,常德,每年从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桃花源人都要玩龙、舞狮、举办亭子灯会。亭子灯亭子灯用铁木扎成牢固的支架,每个支架上用绳索布带捆绑着身着彩服、浓妆艳抹,装扮成各种古代人物的男女,装扮的人物组成一个个戏文里的故事。所有的支架全部固定在一个底座上,表演时数十人或上百人抬着底座缓缓行进。亭子灯一来,则敲锣打鼓,鸣炮放铳,一时热闹非凡,这俗称“迎亭子”。...
2023-05-05 02:10:29 -
湘西民族风情
民族风情,苗族,土家族,又称,吊脚楼:土家族苗族人民因居住山区,便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吊脚楼.楼房属木结构,四周均有设计独特的楼脚垂吊,刷桐油,省工省料,美观大方,成为湘西一景。湘西名菜:湘西的饮食风味别具一格,如酸菜、酸鱼、酸辣菽、酸萝卜等.更有土家族的传统名菜泥鳅钻豆腐、苗族的五香鱼、桃花虫等。民族节日:独特浓厚的民族风情,是我州具有吸引游人的重要人文旅游资源。土家族苗人民能歌善舞,热情豪爽,从服饰、村寨、风俗观念直到婚丧喜庆礼仪都具有...
2023-05-05 01:01:33 -
启海人的避讳语
崇明,世纪,存放,吉利,启海地区原先是一片江边滩涂,18世纪初,大批崇明、常熟等地的移民开始围垦耕种,因而繁衍成如今的启海人,形成了风味独特的方言。启海地区的避讳语更是别具一格。启海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愿说出犯忌的话,常常用一些其他委婉和吉利的话来替代。启海人特别回避“死”这个字,实际生活中死了人说成“人喜了”、“人老了”,小孩夭折说成“跑脱了&rdq...
2023-05-05 00:10:18 -
雕塑
四类,据传,酥油,世纪,藏族雕塑主要有泥塑、木雕、石刻、酥油花以及寺庙乐舞、藏戏的面具制作艺术,其工匠多出自于民间和寺庙僧人。泥塑藏传佛教各寺庙均供奉各种菩萨。这些佛像、神像绝大部分皆为泥塑,小的泥塑只有7—8厘米高,大的佛像有高出20余米的。其特点是,造型完美生动,神态刻画惟妙惟肖。木雕、石刻在寺庙中,有少量小佛像系用木头作原料,精工雕凿而成,其余多用于藏族建筑中。木雕的另一广泛用途,就是藏区的印刷术,基本上为刻版印刷...
2023-05-04 23:42:44 -
四川善书
音乐,世纪,人为,又称,韵、散相杂有说有唱地讲故事。因其内容多为宣扬忠孝节义和劝人为善而得名。又称对谕、宣讲、据言。流行于四川各地。起源于明代善书,又称宝卷、宣卷。清代统称为圣谕,统治者极为重视,规定了一套封建仪式。早期唱善书者均为学官先生或举贡生员。嘉庆、道光以后专业及民间艺人日渐增多,善书艺人借鉴川剧高腔音乐,将高腔曲牌《幽冥钟》、《红衲袄》作为善书的主要唱腔,逐渐形成带有川剧高腔味的新腔。20世纪二三十年代,宣讲善书出现一个高潮,...
2023-05-04 23:41:20 -
益阳民俗之龙舞
流行,世纪,益阳,木柄,俗称“耍龙灯”。春节、元宵或其他重大喜庆节日时流行。益阳境内流行的“龙”,多用竹木布纸彩扎,有9~15节不等,每节皆置木柄,舞动时人各1柄,前有彩球引路,作龙戏珠状。龙舞分“翻龙”∫绞龙”两种。舞动时,锣鼓、鞭炮齐鸣,气氛热烈。另外还有两种“龙”,一为龙身较长、节数较多的“摆龙&rdqu...
2023-05-04 22:00:41 -
水岩崖墓千古谜
墓葬,解释,龙虎山,泸溪,鹰潭龙虎山不仅风光秀丽,龙虎山的崖墓更是中国一绝。崖墓葬是古越、僚人特有的一种丧葬形式,也是我国多种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别的一种丧葬形式。古人经受了太多的战争和灾害之苦,梦寐以求的就是宁静和太平,先辈的遗愿选择了将祖先安葬于凌空绝壁之上的崖葬,让祖先在一个青山怀抱、碧水环绕、宁静幽美的环境中得到永远安息。当时的人坚信:"弥高者以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报",他们就把祖先的棺椁抬上溪流边陡峭的绝壁,放置在几乎与水面垂直...
2023-05-04 20:59:16 -
桃花源喝擂茶
擂茶,桃花源,武陵,流行,喝擂茶,是桃花源独有的风俗。无论是炎热的夏季,或是寒冷的冬天,这里的百姓一般不吃中午饭,而是摆上一桌擂茶;家里来了贵客,也要摆上一桌擂茶。擂茶是用生姜、生米、生茶叶擂制而成,所以擂茶又名三生汤。做押茶的时候,先将上述3种原料(米必须用水泡胀)放在擂钵中用木棒擂制成桨,称擂茶脚子。这木棒非山楂木不可。用山楂木擂捣,可以在擂茶中留下一股淡淡的持久的香味,也可使脚子日久不腐。冲擂茶、喝擂茶也有许多讲究。入席之后,总在...
2023-05-04 20:49:26 -
益阳民俗
世纪,又称,杨运镇,流行,围鼓即“围鼓子戏”,又称“坐堂戏”。表演者少则四五人,多则上十人,既是演员又是乐手,一人一角或一人多角。演唱时不化妆,也无表演动作,全凭唱腔、道白表现戏曲故事;采用民间小调或地方戏曲的音乐。多受聘于民间红白喜事,亦有逢节日临时定点演唱者。新中国成立后,围鼓演唱活动继续流行,且注人新的内容。20世纪70年代姚度山、李健军等创作的《按小华》、《献图》等,便是具有全新内...
2023-05-04 19: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