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民俗之龙舞
俗称“耍龙灯”。春节、元宵或其他重大喜庆节日时流行。益阳境内流行的“龙”,多用竹木布纸彩扎,有9~15节不等,每节皆置木柄,舞动时人各1柄,前有彩球引路,作龙戏珠状。龙舞分“翻龙”∫绞龙”两种。舞动时,锣鼓、鞭炮齐鸣,气氛热烈。另外还有两种“龙”,一为龙身较长、节数较多的“摆龙”,节内燃灯,只摆不舞;一为稻草编扎的“草龙”,表演者多为少年儿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文化事业的全面开禁,益阳各种“龙灯会”“龙舞赛”频频举行,重大节日时尤甚。但沿袭旧法者多,创新者少。
本文由'书生之容'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
相关推荐
-
看人户
情况,流行,残疾,男家,汉族婚姻习俗之一,原来流行于四川各地的城市和乡村。男女到了婚嫁年龄,经媒人介绍双方情况后,如双方都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便会择吉日“看人户”。男方看女方,一般在集镇上,经人指点,男子悄悄在远处观看女子的容貌、身材、有无残疾等。女方看男方,要郑重、具体得多。一般是先定下时间,由女子的大姑、小姨等人一道去男家做客。男家买肉打酒,热情款待。女家除看男子人品、身体状况外,还要看房屋好坏、家境贫富等情...
2023-05-04 21:36:57 -
扭秧歌
川北,类型,流行,嘉陵,扭秧歌,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行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它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述说:每年春耕时,农家的妇女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它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形式,并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逐步演变...
2023-05-04 21:26:32 -
丹巴县嘉绒藏族民俗文化
青年,丹巴,用于,流行,丹巴地区古称嘉莫·查瓦绒,简称“嘉绒”,意为藏区四大峡谷之一的东女国气候温和河谷农区的人,习称嘉绒娃,是藏族重要的组成部分。丹巴县历史悠久,民俗风情古朴动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嘉绒藏族,独具特色的嘉绒藏寨民居、形式多样的丹巴锅庄、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嘉绒服饰以及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婚嫁习俗、传统节日、礼仪、丧葬习俗等民俗文化,构成了丹巴县丰富多彩、特色突出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2023-05-04 21:20:42 -
水岩崖墓千古谜
墓葬,解释,龙虎山,泸溪,鹰潭龙虎山不仅风光秀丽,龙虎山的崖墓更是中国一绝。崖墓葬是古越、僚人特有的一种丧葬形式,也是我国多种葬法中最古老、最特别的一种丧葬形式。古人经受了太多的战争和灾害之苦,梦寐以求的就是宁静和太平,先辈的遗愿选择了将祖先安葬于凌空绝壁之上的崖葬,让祖先在一个青山怀抱、碧水环绕、宁静幽美的环境中得到永远安息。当时的人坚信:"弥高者以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报",他们就把祖先的棺椁抬上溪流边陡峭的绝壁,放置在几乎与水面垂直...
2023-05-04 20:59:16 -
桃花源喝擂茶
擂茶,桃花源,武陵,流行,喝擂茶,是桃花源独有的风俗。无论是炎热的夏季,或是寒冷的冬天,这里的百姓一般不吃中午饭,而是摆上一桌擂茶;家里来了贵客,也要摆上一桌擂茶。擂茶是用生姜、生米、生茶叶擂制而成,所以擂茶又名三生汤。做押茶的时候,先将上述3种原料(米必须用水泡胀)放在擂钵中用木棒擂制成桨,称擂茶脚子。这木棒非山楂木不可。用山楂木擂捣,可以在擂茶中留下一股淡淡的持久的香味,也可使脚子日久不腐。冲擂茶、喝擂茶也有许多讲究。入席之后,总在...
2023-05-04 20:49:26 -
当地特色: 婺源傩舞
婺源,源村,流行,后汉书,傩舞是我国古代长江流域流行的一种舞蹈,舞者戴着各种质朴而夸张的面具,带有鲜明的巫术色彩,最早是一种祈福和祷告的仪式,后来逐渐发展成为民间舞蹈。在《论语》、《古今事类全书》和《后汉书礼仪志》等书籍中均有记载。傩舞在婺源段莘乡庆源村、秋口乡长径村和李坑村一带颇为盛行。傩舞的面具有四五十种,一般为木雕,脸谱生动,忠奸贤愚、喜怒哀乐都是表现的主题。傩舞的传统节目有《开天辟地》、《刘海戏金蟾》、《双猴捉虱》、《后羿射日》...
2023-05-04 20:15:46 -
婺源民俗:灯彩
婺源,形态,板桥,芭蕉,灯彩,俗称“迎灯”,是婺源民间流行最广的一种传统艺术。婺源方言中,灯同丁,迎灯有祝愿人丁兴旺和庆贺吉祥之意。婺源灯彩种类繁多,有花灯、龙灯、马灯、狮子灯、塔灯、船灯、桂花灯等。龙灯又分为板龙灯、香龙灯、滚龙灯。板龙灯由几十节或百余节活楔相连的板桥组成,每节板桥上装两盏彩灯或灯笼形成龙身,龙头龙尾皆用灯篾彩纸编饰。滚龙灯由竹骨扎成圆筒,罩之以布,画或剪帖鳞甲为龙形。迎板龙灯、滚龙灯多在农历正...
2023-05-04 19:40:08 -
益阳民俗
世纪,又称,杨运镇,流行,围鼓即“围鼓子戏”,又称“坐堂戏”。表演者少则四五人,多则上十人,既是演员又是乐手,一人一角或一人多角。演唱时不化妆,也无表演动作,全凭唱腔、道白表现戏曲故事;采用民间小调或地方戏曲的音乐。多受聘于民间红白喜事,亦有逢节日临时定点演唱者。新中国成立后,围鼓演唱活动继续流行,且注人新的内容。20世纪70年代姚度山、李健军等创作的《按小华》、《献图》等,便是具有全新内...
2023-05-04 19:29:31 -
四川盘子
革新,琵琶,又称,部位,四川民间曲艺品种。用竹筷边敲瓷盘边歌唱。过去又称唱盘子、唱小曲、碟子小调等。主要流行于川东、川西一带的城镇乡村。起源于民间流行的"打盏儿"。清光绪年间,巫山一带有盲艺人敲碟子唱小调。20世纪20年代,湖北民间艺人入川卖艺演唱碟子小调,深受群众欢迎,因而在四川流行开来。演唱者一手持瓷盘,一手持一巧,敲击盘边、面、背、底等不同部位发出不同的音响,有颤、滚、滑、点等不同技法,所唱曲调多为民间小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2023-05-04 18:36:10 -
宿迁民俗文化
又称,流行,音乐,组合,地花鼓又称“对子花鼓”。清同治年间开始在益阳流行。多于春节或重大喜庆节日演出。分一旦一丑单花鼓,二旦一丑双花鼓和多且一丑或多旦多丑群花鼓几种。当地人称丑为“小花脸”或“三花脸”,头戴无边草帽,系白裙,执青折扇,演出时多走矮子步。旦着彩衣裙,戴凤冠,演出时一手舞巾,一手舞扇,多走摇步、膛步、云步和闪步。向有“旦角风摆柳,丑角巴地梭&...
2023-05-04 18: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