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兴宁生活习俗

  1 .家 政

  家长一般是家中辈分高或同辈人中的年长者,在同辈的长者中男人居先。但和其他地方相比,兴宁妇女在家庭中所起的作用更为重要。妇女在家不仅和男人一样干重体力活,而且能掌家执政,决定家庭大事。据对刁坊镇墨池管理区83户家庭的调查,男当家的39户,女当家的31户,夫妻互相商量、共同当家的23户。调查说明,夫权至上,一人独裁的家长制在客家地区久不多见,大部分家庭都是能者当家,各尽所长,不管大事最后由谁定夺,双方都有权发表意见,互相商量。

  2 .饮 食

  大米为主食,杂粮有番薯、小麦、粟、芋、蚕豆等。丰年时一日三餐均食大米,且多数农家每餐都有稀饭和干饭。歉收年则多吃杂粮,尤以食著薯为多。在农村,一日三餐无区别;城镇则有早少、午饱、晚精之分,早晨多食粉、面、粥。平时所食菜蔬为臃咸菜、咸菜干、萝卜干及各种青菜。逢年过节,几乎每家都制作酿豆腐、鱼丸、肉丸、红烧肉等客家传统菜。在客家语音中,“腐”与“富”、“食鱼丸”与“食晤完”谐音,红烧肉则象征财喜,所以兴宁人特别偏爱这几道菜。具有传统特色的菜还有姜酒鸡、白切鸡、炒猪肚、炒仔鸭、腐卷等。这些菜肴讲究“色、香、味”,偏重“肥、咸、热”。

  在所有的传统食品中,最富有特色的要数妇女“坐月”期间必须食用的“姜鸡酒”。其制作方法是把一定数量的老生姜切成丝状,用花生油炒至赤黄色,然后将鸡肉块、炒姜丝加适量老酒一起下锅煮熟,再用沙堡盛起,文火堡透。这种姜鸡酒有去瘀活血、温中补虚之功效,是客家妇女产育期的传统大补食品。

  3 .居 住

  客家人从中原南迁而来,在人地生疏的环境中生存繁衍,要求家庭群居,从而建筑对外封闭、内部敞开的围屋寨,以抵御外来的侵犯。

  兴宁的客家围寨规模较大,造型独特,形式多样。主要有围龙屋、四角楼、棋盘楼、围寨。其中,围龙屋最具特色,被中外建筑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一大奇观。

  围龙屋有大有小,一般是三栋两横一围屋,正中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大的也有多横屋、多围层的,其小门也跟着屋数增多。如叶塘黄雀湖黄屋、宁新东兴围(九厅十八井)均为三层围龙,合水官塘下黄屋有四层围龙,宁新花螺墩长兴围罗屋计有五层,、是境内最大的围龙屋。

  围龙屋正中有上、中、下三厅,上、中厅间有一口天井,用一道木屏风隔开,平时屏风是关闭的,必要时才开。上厅正中有一神龛安放祖宗牌位,上、中厅的两侧各有一南:、花厅,是接待宾客的地方。上厅后面是半月形中央隆凸的花阶(亦称花头脑,背湖岭)。围层正中的一问,、“龙厅间”,是族人聚议的公共场所。

  房屋一般建在山坡或山丘下,依山傍水,前低后高,屋门多朝向东或南,屋前置禾坪,为晒谷物和公共活动的场地:禾坪前是一口半月形池塘,以池纳污水,兼防火、洗涤、灌溉、养鱼和调节气温。池塘周围辟菜地,筑围墙连接禾坪两端,并左右各开斗门(副门)为总出入口。屋的两边“健杂房、厕所(粪池)、牲畜间。在屋内或夕)围建饮用水井,屋背种植数亩“屋衣树”,叫“莹背”,以保持水土,美化环境。

  围龙屋布局合理,正屋与禾坪、池塘、林地构成一个整体,自成特色,颇有江南园林风采。各式围屋楼寨的布局、格调大同小异,唯规模与装饰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地盘大小、以及治安状况和房主的经济能力而定。规模形式主要有大裁与小队裁两种。结构装饰分高、中、低三档,现有围龙屋一部分是低档的木石砖结构瓦房,装饰简朴,多数为高中档水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生活逐步得到改善,搬出围龙屋后,自建房的逐渐增多。 众人们不再聚族而居,建房也是新式洋楼,中西合壁的居式渐多,选用地段也不像以前那么讲究风水地理,而偏重交通方便,故沿公路建房的日见增多。

本文由'查妙双'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