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民族传统节日——布朗族节庆

    各民族传统节日——布朗族节庆

    寨子,凉粉,芭蕉,糯米粑粑,许多传统节日大都与宗教活动有关。其中最具特色的节祭日有: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1155815.com1、年节在农历清明后十日左右,家家都要杀年猪,全寨要宰牛,妇女们做糯米粑粑;年节的当天,晚辈都必须向家族长拜年,并准备两份糯米粑粑用芭蕉叶包好,每份上面放一对蜡烛、两朵鲜花,其中一份糯米粑粑供奉给祖宗,另一份献给家族长;有的布朗族在年节时,要到佛寺前的菩提树下堆沙、种花,向佛爷献米花、糯米糕、芭蕉等食品。 ...

  • 中华民族: - 哈尼族

    中华民族: - 哈尼族

    寨子,产量,芭蕉,竹筒鸡,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哀牢山和蒙乐山之间地区新平、镇源、墨江、元江、红河等县。哈尼族有自已的语言,并有三种方言,彼此差异很大,不能互相通话。过去一直没有文字,直到1957年才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村寨大多建在海拔1000米到2500米的山区和半山区。住房一般是土木结构的楼房,土墙木,屋顶有平顶、双斜面和四斜面几种。哈尼族主要从事农业,还善于种茶。哈尼族种植茶叶 ...

  • 中华民族: 布朗族

    中华民族: 布朗族

    寨子,糯米粑粑,米饭,芭蕉,主要聚居在云南西部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景洪县和临沧地区的双江、永德、云县、耿马,思茅地区的澜沧、墨江等县。布朗族有自已的语言但无文字。部分人通汉语、傣语和佤语。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早稻为主,善种茶。布朗族山区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区。大部分人信仰小乘佛教。习俗走路时,忌讳与别人擦肩而过,也不能从坐着的人的腿上跨过;禁止任何人背靠院里的中柱和在中柱上拴马;进佛寺要脱鞋,入寺后不能吸烟,也不能用手摸佛爷或 ...

  • 云南风俗

    云南风俗

    寨子,选择,傣族,方法,傣族的丧葬有三种:火葬、水葬、土葬。佛仰、贵族领主死后地火葬;靠澜沧江一带的行水葬,其他地方的一般傣族死后行土葬。按照傣族的风俗,人死后,要把死者抬到房屋中央,由亲在或子女用温水洗尸,然后穿上新衣服。洗脸时,要由下往上,上衣要反穿,即衣扣扣在背部,以示与活人区别。穿上衣服以后再用白布裹尸,并停放于屋内。这时,全家人就开始放声痛哭。寨子里的人听到哭声以后,就要赶来吊帮忙。同时,要及时通知附近的亲友到场。死者家的主人 ...

  • 傈僳族丧葬习俗

    傈僳族丧葬习俗

    傈僳族,通知,寨子,死亡,僳族丧葬傈僳族实行棺木土葬,而对非正常死亡的人则实行火葬。傈僳族人死后,由死者的后家来主丧,并主持葬礼。若遇老人去世,那么全寨子的人都要来吊丧,死者的家属要杀猪宰羊招待吊唁的人。而吊唁的人要带猪羊肉和酒来吊丧。在吊丧中,大家要唱丧歌,以告慰死者,然后方可出殡,有的地方要为他打歌送葬。一在大理地区傈僳族群众中,人死的当天就要通知亲友,并要给后家的报丧,并要准备宴席招待来吊丧的人。主丧的人得到消息后,主丧的人要从自 ...

  • 景颇族丧葬习俗

    景颇族丧葬习俗

    青年,寨子,通霄,缺口,景颇族一般行土葬,但也用火葬的。成年人死后,家属立即在家门前敲响鋩锣,并且鸣枪数响,向邻居近亲报丧,人们闻声立即前来帮助料理丧事。当晚,同寨或附近村寨的青年男女要到死者家中参加“布滚戈”(一种祭祀性舞蹈),主人以水酒招待,这种舞要跳通霄,并且要连跳数夜。尸体在家里停放五、六天。入棺前要洗尸,穿衣服,并在尸体下垫棉毯(男用)或筒裙(女用),然后收殓到用粗大树身挖空而成的棺木之中。埋葬前要在寨子附近择地,择地时, ...

  • 佤族祭祀——猎祭人头

    佤族祭祀——猎祭人头

    选择,部位,寨子,下河,按照惯例,砍了木鼓后就要猎人头来祭,社神才使地方平安,保佑粮食丰收。猎人头是全寨性的活动,老人、头人杀鸡占卜后选择吉日,派几十个壮汉去猎取人头,猎获人头后要尽快返回寨子,走到离寨子不远外就鸣枪高呼,寨子里的头人得知获得人头后就敲锣击木鼓,敬告村民不要上山下河。然后由头人、老人带红包头、一碗米、一个鸡蛋到指定地点迎接人头。将红包头戴在人头上,把米粒、鸡蛋喂给那人头“吃”,然后祈祷,给人头敬酒,几个妇女一边哭泣一边给 ...

  • 毛杉树节也叫“赶毛杉树”

    毛杉树节也叫“赶毛杉树”

    苗族,青年,糯米饭,寨子,居住在黔西南安龙县的布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叫“赶毛杉树”。在纳拿和者棉之间,有一块十亩见方的小土丘,当地称它为“毛杉树”。每年从农历三月初三以后的第一个“蛇场天”开始,聚集了盘江两岸的布依族、苗族和其他民族的青年男女赶三天歌会。第一天“蛇场天”,大家起吃五色糯米饭来祝贺节日。第二天是“马场天”,天一亮人们就赶到毛杉树进行各种传统的文娱活动,傍晚男女青年对歌.通过对歌寻找理想的侣伴。第三天是“羊场天”,远方的客 ...

  • 情醉弄么傣寨

    情醉弄么傣寨

    傣族,莲花池,寨子,东北,弄么,傣语即莲花池,因寨子附近有神秘而美丽的莲花池而得名。它位于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北部、仙人山脚下、情人湖畔,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傣家村寨。弄么是耿马县重点打造的一个旅游村寨,2006年被临沧市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评为“十大优美村寨”,同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省级文明村”。走进弄么傣寨,一排排一幢幢傣式竹楼与丛丛凤尾竹交相辉映,宽敞洁白的道路上,成群结队的傣族小卜帽、小卜哨(少男少女)身着盛装进进出出,看见我 ...

  • 三月三:布依族传统的民族节日

    三月三:布依族传统的民族节日

    寨口,关岭,糯米饭,寨子,三月三是布依族传统的民族节日。地区不同。节日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在贵州省贵阳市马当地区的布依族,将每年的农历三月三称为“地委会”节。据布依族老人讲,开春以后,地蚕危害庄稼,啃食包谷苗等农作物。于是,在三月初三,他们将炒好的包谷花带到坡上去祭地蚕。他们在山坡上边唱山歌边吃包谷花,据说这样可以“迷住”地委,堵住它们的嘴,使他们不能咬种子和禾苗。有的地区将这一天作为祭社神、山神的日子。社神是一村或邻近几个村共建社们,临 ...

  • 天赐神造 石椅羌寨

    天赐神造 石椅羌寨

    寨子,牌坊,羌族,上都,夏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大家饥肠辘辘,都想赶快找个地方歇息一下。北川朋友说,我们马上去老县城附近的石椅羌寨,那里山高林密,空气清新,漫山都是枇杷,羌族文化积淀深厚,也是消暑纳凉的好地方。随着山路的七弯八拐,海拔越来越高,车窗外朦朦胧胧的,悬崖峭壁到处都是。我正朝着窗外出神呢,突然山路一转,汽车拐进了另一处所在,一个很精致的羌寨牌坊出现在面前。门楣上面写着“石椅羌寨”,寨门两边有对联“天赐石椅羌寨,神造火盆仙山”。寨子 ...

  • 侗族

    侗族

    选单,酸鱼,油茶,寨子,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的黎平、从江、榕江、天柱、锦屏,湖南的新晃、靖县、通道和广西的三江、龙胜等县。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主要从事农业,兼营林木。以生产鱼粳稻为主,善用稻田养鱼。林业以产杉木著称。侗族有自已的语言,多通汉语。原无文字,1958年设计了以拉丁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有自已的民间戏曲——侗戏。侗族的箫与笛是中国传统的乐器之一。侗族还以建筑艺术见长。每个寨子都有造型别致的木楼。这种不用一 ...

  • 谷雨节气习俗

    谷雨节气习俗

    寨子,流行,苗族,对象,谷雨是春天最后一个节气,在民间,谷雨的习俗丰富多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谷雨祭海谷雨时节正是春海水暖之时,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谷雨这天渔民要举行海祭,祈祷海神保佑。因此,谷雨节也叫做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这一习俗在今天胶东荣成一带仍然流行。过去,渔家由渔行统一管理,海祭活动一般由渔行组织。祭品为去毛烙皮的肥猪一头,用腔血抹红, ...

  • 基诺族打木鼓

    基诺族打木鼓

    基诺族,着手,寨子,基诺,基诺族打木鼓基诺族同胞和汉族同时过年,除夕之夜,基诺山寨非常热闹。大汽灯下,放着一个木鼓,打鼓人用两根约一尺长的木棒,一边擂鼓,一边跳跃。这时满屋的人们,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圆圈,由一人领唱,大家合鼓点,摆动着身子,跳起“嘎”来。传说在古时候,有一对男女,因身避异族的追杀,藏在木鼓里,免除了一场灾难,后来他们结为夫妇,给基诺族传下了后代。为了纪念他们,基诺同胞每年除夕,都要打木鼓。木鼓,从正面看,它象一轮太阳。木 ...

  • 莫西沙翡翠原石有什么特点(莫西沙翡翠原石特点)

    莫西沙翡翠原石有什么特点(莫西沙翡翠原石特点)

    莫西沙翡翠原石有什么特点(莫西沙翡翠原石特点),,莫西沙翡翠原石有什么特点,莫西沙翡翠原石特点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原石的敞口,莫西沙,莫湾基,木那,后江,南齐等每个敞口都有自己的皮壳特性。2、莫西沙,位于龙肯寨子西南2公里的帕敢公路旁,缅甸翡翠矿坑之一,出产质地细腻的玻璃种翡翠、冰种翡翠,深受赌石人的垂青。 ...

  • 哈尼族的节日

    哈尼族的节日

    日期,寨子,田里,糯米饭,哈尼族的节日哈尼族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米饭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十月年为大年,按哈尼族的历法,十月是岁首。节期六天左右,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这时正是大春上场,厩中猪肥的时节,有条件的人家都杀牲,舂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黄糯米饭献天地祖宗;男女老少都着新装,亲友们互相走访;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这个节日里请媒人去说亲,嫁出去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和粑粑回娘家献祖过年;村里的老年人轮流着到接到订婚礼物或有姑娘回家的人 ...

  • 羌族有喜同乐 一家结婚百家喜

    羌族有喜同乐 一家结婚百家喜

    羌族,寨子,身份,黄豆,羌族姑娘们好羞,不轻易表露自己的感情,一旦爱上了哪个小伙,从订亲那天起便做袜子、鞋子等礼物。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往往都是“先结婚,后恋爱”。结婚仪式开始前,搭一个临时性的“主席台”,让一些有身份、有名望的老人坐上去。酒坛上方,坐着寨子里最老的长辈。由这位长辈宣布仪式开始。首先,一位老人在一片喧闹声中从酒坛子里抽出一根酒竿,向四方甩洒,用羌语说道:今天是一个十分吉祥的时刻,吉日良辰,花好月圆。然后老人对新娘和寨子进 ...

  • 寻访广西侗寨古戏台

    寻访广西侗寨古戏台

    稻田,里村,田里,寨子,在关于广西古戏台的记忆里,有一座独特的戏台,那就是位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林略村与鼓楼融为一体的“戏台楼”。在汉文化唱主角的古戏台中,这座侗寨戏台似一枝灵巧的奇葩,在中国古戏台群中散发独特的魅力。然而,2009年的一场大火,将这个美丽的村寨“洗劫一空”,“戏台楼”也化为灰烬。与之相媲美的,还有一座干栏式古戏台,位于该县良口乡和里村。深秋的暖阳洒在侗乡的稻田上,给稻田“涂”上一层金黄。走在溪水依偎的田埂上,抬头便见 ...

  • 拉祜族之乐 吹笙起舞

    拉祜族之乐 吹笙起舞

    创造,模拟,糯米粑粑,寨子,拉祜人民喜歌爱舞,世世代代都把歌舞作为抒发感情、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成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拉祜族民间舞蹈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普遍流传的有芦笙舞、跳歌、摆舞三大舞种,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芦笙舞。拉祜人过年期间都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芦笙”。正月初二开始,寂静的拉祜山寨便热闹起来。午饭过后,盛装的拉祜男女老幼纷纷汇聚到寨子中央空场上。人们在舞蹈场恭恭敬敬摆放篾箩,敬上祭神祭祖的糯米 ...

  • 德昂族 万事不离茶

    德昂族 万事不离茶

    山坡上,选择,寨子,青年,“茶叶是德昂人命脉/有德昂人的地方就有山茶/有山茶的地方就有德昂人的故事/神奇的《古歌》代代流传/德昂人的身上飘着茶叶的芳香。”这是德昂族人千百年来传唱不衰的民歌。一路走来,德昂族村寨里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或村寨附近的山坡上都是茶树。当我们走进村寨,热情的德昂族朋友会问你:“远方的客人习惯喝烤茶还是泡茶?”原来,烤茶是把茶叶放于泥制茶罐内,用火将茶叶烤出香味,再冲以开水而成的茶。泡茶则是我们通常用开水泡之即饮的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