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傣族的贝叶文化

    傣族的贝叶文化

    傣族,传统文化,文字,折叠,傣族是西双版纳各民族中唯一有自己文字的民族,称为“傣泐文”,它是何时产生、由何人创造的,还不太清楚。至于傣族文字的载体,沿用至今的除了民间用近代的纸书写外,抄写佛经的主要是用“绵纸”和“贝叶”。贝叶文化,是对傣族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性称谓,代表了整个傣族社会的全部历史和文化,是傣族社会历史和文化的统称。它可以更准确、更形象地概括西双版纳的特点,体现出傣族人民特有的性格和气质。贝叶文化包括贝叶经、用棉纸书写传抄的 ...

  • 黑衣壮族的黑色信仰

    黑衣壮族的黑色信仰

    壮族,传统文化,山林,文屯,自称为“敏”的壮族部落,就是广西壮族的一个支系,人称黑衣壮,分布在与越南毗邻的广西那坡县的崇山峻岭中。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崇拜黑色,把黑色作为服装颜色和民族标记,是个“以黑为美”的民族。黑衣壮长期居住在偏僻、贫瘠的大石山区,在婚姻、宗教和生产、生活等方面都沿袭着原汁原味的族群习俗,被人类学家誉为壮族的“活化石”。传说与历史相传远古时期,布嗷、布敏族人居住的地区山林茂密,土地肥沃,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有一天,布嗷 ...

  • 什刹海让中外游客体验“老北京”

    什刹海让中外游客体验“老北京”

    四合院,传统文化,北京,烟袋斜街,本报北京7月18日电今晚,第七届什刹海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前海岸边清雅幽静的什刹海会馆举行。适逢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本届文化旅游节推出了一系列展现北京传统文化及民俗特色的创意旅游项目,走入胡同四合院体验百姓生活的“老北京深度之旅”,一街看尽七百年的“古都皇城之旅”和感受“新、奇、特”高科技体验的“天地生修学游”已成为北京市西城区主推的奥运旅游线路;什刹海景区的“走进奥运人家”、“广茗阁听相声”、“水上奥 ...

  • 壮族的山歌

    壮族的山歌

    壮族,青年,大道,传统文化,.h1{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22pt;MARGIN:17pt0cm16.5pt;LINE-HEIGHT:240%;TEXT-ALIGN:justify}.h2{FONT-WEIGHT:bold;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FONT-SIZE:16pt ...

  • 送蛋送端阳避“瘟”

    送蛋送端阳避“瘟”

    传统文化,联络,准许,通城,传说很久以前,天上有个瘟神,每到端午节都要溜到下界害人。受害者多为小孩,轻则发烧厌食,重则卧床不起。母亲们纷纷到女娲庙里烧香磕头,祈求消灾降福。女娲找瘟神论理:“今后不准许你伤害我的嫡亲孩儿。”瘟神自知不是女娲的对手,便问道:“不知娘娘下界有几个嫡亲孩儿?”女娲一笑:“每年端午节,我让我的嫡亲孩儿在胸前挂上一只蛋兜,不许你胡来。”从此,端午节挂蛋的习俗逐渐流传开来。每到这天,母亲们便将咸蛋煮熟挂在孩子胸前,祈 ...

  • 迎兔年 访兔爷

    迎兔年 访兔爷

    元素,传统文化,北京,形态,老舍茶馆摆放的“新式”兔爷又近年根,春节的气氛仿佛一夜之间就在我们周围弥漫开来。而在这浓浓的年味里,最浓的一味元素就是“兔”。因为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是兔年,所以关于兔的相关产品摆满了大街小巷,其中带有浓郁“中国风”色彩的兔爷最受群众欢迎。兔爷没有两只是相同的“来了,您哪。”头戴瓜皮帽身穿大褂跑堂的边高声叫座边掀起棉帘,一踏入位于北京前门西大街的老舍茶馆的大门,与以往不同的是眼前竟然出现了一尊巨大的兔爷宫灯。“ ...

  • 广州乞巧节28日落幕

    广州乞巧节28日落幕

    主席,传统文化,中国,博物馆,珠村乞巧节将于28日结束。信息时报小编巢晓摄“广州乞巧文化节”正在争取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小编昨日从广州乞巧文化研讨会上获悉的。有专家建议,在乞巧文化节的举办地——天河珠村,打造传统文化一条街,并建设乞巧文化博物馆,吸引广大市民前来参观旅游。乞巧文化节于8月23日在天河珠村开幕,至8月28日结束。昨天,来自省内及台湾地区的50多位民俗专家共聚珠吉街道办事处,商讨如何保护乞巧文化。广州市社科联主席 ...

  • 正月十六“走百病”

    正月十六“走百病”

    北京,传统文化,城门,呼吸,正月十五上元节前后的闹元宵活动,不单单在一个“吃”!其内容还包括耍杂技、表演武术、耍社火等;而正月十六夜的“走百病”、“走桥、摸钉”则更具特色了。明清两代老北京盛行妇女们“走桥、摸钉”的习俗。元宵节狂欢的正月十六晚间,妇女们罩上白绫衫,成群结队,手挽手,肩并肩地出游,头前一人举香开道,其他妇女随后,谓之“走百病”。相率过桥,谓之“度厄”。据说,不过桥不得长寿。过桥者,则可保一年无腰腿疼痛之患。而“摸钉”则是说 ...

  • 端午节送蛋习俗的由来

    端午节送蛋习俗的由来

    联络,准许,传统文化,发烧,据《通城县志》(清同治六年版)记载:“五月五日亲故以角黍、腌蛋相馈遗。”如今,端午“送端阳”的习俗在民间依旧盛行。端午节这天,人们会相互送蛋以示送福气,给团队成员“送端阳”,体现了上级对部属的关心;给尊者、长者“送端阳”,表达了尊敬感激之意;给亲朋好友“送端阳”,以联络感情;女婿们可千万别忘了孝敬岳母“送端阳”,未婚准女婿“送端阳”一定要送蛋,送上一份圆圆的蛋品,是含蓄的表示“希望能够成为大家庭的一员(圆)” ...

  • 哈尼族婚俗趣闻

    哈尼族婚俗趣闻

    中意,传统文化,原地,青年,长期繁衍生息在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豪尼、白宏、卡多、碧约等哈尼族支系有很多婚俗趣闻,展现了这些支系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龙”与“凤”对歌“龙”与“凤”对歌是白宏男女未婚青年的一种婚恋形式。每当哈尼族十月年或其它节日的晚上,男女青年分别列为两排,间隔一至二丈相对站立或席地而坐,各找对象分别对歌。对歌前,男青年准备好红、绿绸帕一块,在对歌过程中,男方遇到自己心仪的姑娘时就将绸帕盖在她的头上。如果姑娘乐意,便说 ...

  • 泰雅族传统编织

    泰雅族传统编织

    学习,横向,接触,传统文化,泰雅人向以编织精巧见长,其织品花色繁复、质感柔韧,民族风格显著,正如同木舟之于雅美人(达悟族),雕刻、琉璃珠之于排湾、鲁凯,为该族的代表性工艺。所不同的是,大部分工艺均为男性制作,织布却是地道的女性个人手工;在经纬线条的铺陈交错中,独到的细腻隐隐浮现,象征着泰雅妇女坚韧又巧慧的心思。泰雅编织的技巧随着传统文化式微而一度没落,然而近几年来,不少妇女重燃织布热情,就连年轻女子也勤于学习,使这项祖先的技艺得以传续发 ...

  • 太原社火

    太原社火

    南郊,工厂,传统文化,古寨,作为民俗四大类之一的“文艺民俗”,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侧面,也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源泉。太原的民俗文艺源远流长、丰富灿烂,社火习俗就是其中最为夺目的一朵奇葩。社火,实际上就是太原人俗称的红火。古老的太原大地,久传着一句民谚,那就是“老百姓,要快活,赶会唱戏弄红火。”当然,民间的风俗,由于受到地域、历史、经济、交通的影响,有着“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特色。就拿这句民谚来说,在不同的地方,虽然同属太原地区 ...

  • 有容乃大:盛唐的文化气质

    有容乃大:盛唐的文化气质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经济,近代以来,传统文化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但是纵览中国数千年历史,在大部分时间,中国往往都是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传统文化不仅没有阻碍中国发展,相反,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是推动民族繁荣、国力强盛的重要因素。尤其到了唐代,中国古代社会进入历史上最为光辉灿烂的阶段,中国传统文化也进入一个异彩纷呈、奇峰迭起的时期。认识这一段历史,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中国历史与文化,而且有助于国人抵制民族虚无主义,树立文化的信心,增 ...

  • 芒种到了 梅雨季也快了

    芒种到了 梅雨季也快了

    传统文化,芒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是,不知不觉,明天就是24节气里的“芒种”了。对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来说,到了芒种时节,梅雨季节就越来越近了,开始持续阴雨,雨量增多,气温升高,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十分闷热,各种物品容易发霉,蚊虫开始孳生。芒种其实可以理解成“忙种”,预示着农民伯伯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这个时节里,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而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 ...

  • 菅保珠:不要让“成功学”毒害下一代

    菅保珠:不要让“成功学”毒害下一代

    传统文化,精神,资本主义,财富,快开学了,朋友很郁闷,他说上个学期开始,他每天送上四年级的女儿上学,女儿都要让他把车停在离校门口稍远的地方,起先以为是门口车多不方便,后来才知道,他开的车有点落伍了,这让他很无语。报道说在很多幼儿园里,小朋友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就经常比谁家的车好,什么牌子的,谁爸爸官大,谁能管谁。虽说“童言无忌”,但这让家长们很是纠结。所谓成功的标准,已经普及到了娃娃们的无意识里。人人都渴望成功,在 ...

  • 中国是“礼义之邦”非“礼仪之邦”

    中国是“礼义之邦”非“礼仪之邦”

    系统,中国,传统文化,长来,中国是礼义之邦,礼不是指讲礼貌,而是指讲尊卑长幼的秩序,社会是有秩序的社会;义不当义气讲,是当道义讲。但是现在有很多地方都用错,使用礼仪之邦。17日,著名作家王蒙在山东滕州举行的首届鲁班文化节传统文化高端讲座上作题为《理解与传承谈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他表示中国应是礼义之邦,而非礼仪之邦。我们追求的是有道德的社会,有道德的生活。王蒙说,中国的道德观有各种说法,如仁义道德、四维礼义廉耻、八纲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五 ...

  • 消费文化令节日异化 节回家成文化苦旅

    消费文化令节日异化 节回家成文化苦旅

    污染,利益,传统文化,经济,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六大城市的人群进行过年回家的调查,探寻很多人不愿回家或是不想回家过年的原因。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0%的受访者表示“为春节回家而烦恼”,烦恼集中在车票、人情消费压力、路途遥远等客观因素上。虽说春节的主题是亲人团聚、亲情交融,但在亲情至上、孝字当先的传统文化熏陶之下,春节从某个角度来说已逐渐变异为“礼数节”,诸如长辈礼数 ...

  • 南宫文化节

    南宫文化节

    传统文化,南宫,自己的,评剧,风筝节:“吹面不寒杨柳风”在和煦的春风中放飞自己的心情,躺在绵软的草地上,看漫天飞舞的风筝,闻着青草味和各种花卉的芬芳,让春风驱走冬日的严寒......艺术节:每两年一度的村民文化艺术节是南宫人展现自我份风采的舞台,歌舞、快板、相声、舞狮、评剧等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把个艺术节搞得热热闹闹。焰火节:“炮竹声中除旧岁,欢天喜地迎新春”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

  • 程曼祺:炒作“传统文化”的根源

    程曼祺:炒作“传统文化”的根源

    传统文化,卫生厅,中医,市场,炒作传统文化中学课本中有一篇鲁迅的《父亲的病》,文中经霜三年的甘蔗和先知秋气的梧桐,是对玄妙中医的一种玄妙讽刺。而风水轮流转,近年来传统文化逐渐有回暖趋势,周易、中医、武术等传统国粹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但在怀着各样的目的参与到传统文化复兴潮流的人群中,也不乏鲁迅提到的S城神医式人物他们名声在外、修为非凡,却有骗子的嫌疑。经梧太极第一代传人闫芳,就是这么一位神人。在走红网络的收徒仪式视频中,闫芳大师面对几个 ...

  • 邵建:尊重那些让我们“反感”的行为

    邵建:尊重那些让我们“反感”的行为

    时代,传统文化,照片,评论,最近,微博上一张著名学者秋风在曲阜率领一班年轻人对孔圣先师行五体投地的跪拜大礼的照片被疯传。这张照片引起不少博友的议论,跟帖多达七百多条,其中不少反感乃至反对的意见,甚是激烈。其实,在一个多元社会,对一个对象有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看法,实属正常。而当下,和动辄火气旺盛的批评相比,恐怕更应预先养成的是容忍那些我们看不惯者的行为或习惯。我用容忍这个词,便表明我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以我自己到目前养成的文化习惯,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