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如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初中(如何培养数学思维方法)

如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初中,如何培养数学思维方法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始终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2、而一年级是启蒙教育的重要阶段,是今后发展思维能力的奠基石,为此,我在把握教材的前提下,对一年级学生初步思维能力的培养作出以下几点探索。

3、一、理解概念 打好基础刚入学的学生,数数都很熟练,但对数的概念不甚清楚,所以,在教学准备课10以内数的认识时要下一番功夫。

4、教学时,让学生根据主题图数数,由实物(如铅笔、小刀、小棒、图画),抽象到用算珠代替数,最后抽象到具体的数。

5、数的概念的形成是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开始,逐渐引导,让学生理解,数表示某一事物的多少。

6、教材中有很多的概念含义,对含义的教学,教师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只有掌握了这些含义,才能让思维迈开步子。

7、二、注重操作 活跃思维由于年龄特点,一年级学生思维是和动作分不开的,是形象思维。

8、利用动手操作,形成表象,最终才能发展到抽象思维,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加强直观教学,通过各种感官来学习,教师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操作的机会。

9、特别重要的是:学生的操作要发挥作用,忽略思考的操作就失去了操作的意义,这就要求学生根据操作,运用形象进行思维活动。

10、这时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操作程序和指导语。

11、实践证明,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的直观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的展示出来,使学生形成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这样获得的知识牢固,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思维的活跃。

12、三、训练语言 促进思维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比较完整的叙述思考过程。

13、学生想的是否有条理,有根据,要靠语言来检验,所以,从一年级开始要重视训练学生说来促进想,这样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

14、教材中直观图较多,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准确地说出图意。

15、教学加减含义时,我就以一问一答一摆的形式,有意识地训练学生说。

16、通过摆一摆,看一看,说一说,把学生的操作观察,思维和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今后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17、四、注重联系 丰富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是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抽象,判断,推理等,学会思考问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

18、比如由加算减的计算问题,就是利用加减法之间的联系,既解决了减法的计算问题,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类推能力。

19、由加算减的铺垫,有一幅图列两道算式,到一幅图列四道算式,揭示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规律,然后再学习由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就比较容易了,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造性。

20、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尤其是当今后素质教学为知道思想的教育改革时期,更突出强调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我们要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本文由'委又儿'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