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古今“架子”杂谈

  中国是极看重“礼”的国家,其制定“礼”也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

  孔子很小的时候,即还是个儿童的时候,就曾带领一些小伙伴到地上演习“周礼”。将一些象征着“神圣”的东西即“礼器”摆放起来,随之告诉其他小伙伴怎样向那些“礼器”跪拜,特别是跪拜得怎样“依序”。看来,从那时起,“礼”就不是指一般性的礼貌,而是指依据某些规定而表演出的“礼仪”。也就是说,看重的是“礼”的架式。儒家五经(即《诗》、《书》、《易》、《礼》、《春秋》)中的《礼》,一大半是讲有关“礼”的架式、形式的。到了西周,中国的“礼”已经相当完备,连什么级别的人坐什么规格的车,拥有多少数量的乐师、乐器、乐曲,走路上台阶时谁先谁后,吃饭时坐的位置和姿势,都讲得很细。而这一切,又大都看重的是架式。

  西汉初建时,开国皇帝刘邦原本文化水平就低,比文盲强不多,加上绿林习气十足,当了皇帝之后一开始也习惯于与他手下的人一起乱说乱道,你争我吵。与千年后的“梁山聚义”差不多,倒也自由。后来,有个前朝(秦朝)的“待诏博士”来到刘邦的面前,此人名叫叔孙通。这位博士对刘邦说:“皇上,您手下的文官武将当年跟您一起打天下时,相互之间的关系近于称兄道弟。今天您当了皇上,不讲尊卑贵贱怎么成?我来帮您定个规矩,保准您取得了绝对权威!而且,您也会真正感受了当皇帝的美滋滋味道儿!”叔孙通弄的这套规矩,叫作“朝仪”。起初刘邦对这一套既复杂又麻烦的规矩不感兴趣,只是漫不经心地说:“你爱干就干吧!”殊不知叔孙通起草了朝仪之后,让很多人演练多遍,随后往刘邦的殿前一演示,情况顿时大为改观。根据朝仪,皇上刘邦坐得高高在上,台下人一律跪倒。连下跪也是有资格要求的,下跪之前武官(包括太尉)站在西边,文官(包括丞相)站在东边。无论文武,站得都要依照级别、遵守顺序。这时,刘邦才慢悠悠地坐着龙辇来了。这刘邦一出现,台下便呼啦啦跪了满地。旁边还设有手执刀斧的执法队,还设有监察官,对违规的官员当即押走、惩办。

  为此,刘邦有了空前的喜悦感和得意感。事后,刘邦久久处在亢奋中,感叹地说:“今天我才知道当皇帝原来是这样尊贵,这样痛快!”

  什么是朝仪?无非是皇帝架式、臣仆架式的一种强化!架式即架子,皇上有皇上的架子,官员有官员的架子。官员在皇上面前,那种架子就是跪拜式的、匍匐式的软架子。一转眼见了平民百姓,摆出的官架子往往是昂首仰脸、鼻息如虹式的硬架子、冷架子。

  在等级社会中,“官架子”像树一样,分蘖出的种种“架子”太多太多了!即使今天也时时、处处可见。如:财界有老板架子,学界有教授架子,文界有作家架子,艺界有明星架子,另如名人架子、精英架子、大师架子等等。连平民中,男人有“先生”架子,女人有“太太”架子。有的人无非是年纪大、辈分高,也在后辈面前摆起了老子架子或老娘架子,公公架子或婆婆架子。反过来的也有,儿子摆少爷架子,女儿摆小姐架子,孙子摆“宝贝”架子,孙女摆“公主”架子。女婿、儿媳(包括孙婿、孙媳)也可以摆出各式冷傲架子。总之,弄不好,社会真有可能继续走进“架子社会”!

  说到根上,架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大都无非是虚假之物、浮奢之物、松软之物的一种空壳而已,或像侏儒常常借用的梯子!

  “架”中最值得尊重的是骨架,即人的精神支架、道德支架或知识支架、才艺支架等等。此外的各式架子,包括建筑物兴建时必用的脚手架子,最终是要拆除的!若是空架子摆上八年十年,什么实际的建筑物也没建成,定会赞者少而骂者多!人也一样,无论是物质性的人还是精神性的人,瘦弱得过甚,光凭一副虚架子硬撑,强充巨人,鬼都不信,何况正常的人!

本文由'罕冷丝'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