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开云:“朗读大爷”与阅读困境
朗读大爷
秋夜里的后海,远离酒吧区的喧闹,踱步在北沿暗淡的路灯下,一个浑厚饱满的声音传来几个月来,后海北沿,一位六旬老人以广播腔朗读走红网络。他就是62岁的成麟,被网友称为朗读大爷。但朗读大爷走红,折射出的却是现实生活中阅读的困境。
今年8月16日《辽沈晚报》报道:上海书展拉开帷幕,第一个论坛题为《谈通识教育的无用之 用》,主持人是这样开场的:据报道,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 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不过上海还好一些,上海还要高一些,每年是8本书。虽然主持人没有说明数据出处,但这一串数字无疑是令人惊心的,中国人不爱读 书、读书越来越少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说,这位主持人关于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的说法,是为了衬托上海人爱读书 每年8本,那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关于第九次全国人民阅读调查,应该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调查显示,2011年我国18周岁至70 周岁公民人均阅读图书、报纸和期刊分别为4.35本、100.70期(份)、6.67期(份)。也就是说,中国人读的书,每年不到4本半。刚刚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的莫言曾说:书越来越多,但书读得却越来越少。莫言这个说法得到了著名作家王安忆等人的一致赞同。
中国人其实是爱读书的,泱泱中华,自古便以读书为尚。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曾掀起过一波读书的狂潮,读书成为最为时尚的闲事。然而时至今天,读书的人越来越少,甚至重新燃起一股读书无用论,真是历史的倒退、社会的悲哀。
诚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数字阅读正在进入全媒体出版时代,正在冲击本已稀薄的纸质阅读量。然 而,真正阅读电子书的人又有多少?有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18周岁至70周岁公民人均阅读电子书为0.73本,2011年虽然有所增加,但也仅为 1.42本。读书,远远没有成为人们一种习惯,更没有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无论是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只要是阅读,便总是好的。倘若人人都想阅读、都爱阅读,谁还有时间 去围观朗读大爷?朗读大爷又如何能走红网络?听到大家夸奖,得知自己网络走红,朗读大爷说的我还年轻,还要不断学习,这话重重地敲击着我 们的心灵。62岁的朗读大爷认为自己在读书方面还年轻,是否让每天工作之余就沉迷于酒桌、牌桌、歌厅、舞池、网游中的我们感到汗颜和脸红?
读书的好处很多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也很多很多。读书吧,高尔基说:没有任何力量比知 识强大,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尽管我们不能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读书,但我们应该尽量抽出时间坚持读书、多读好书,把读书当成生活 的重要一部分,这也是提高生活质量、提升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
本文由'一吃就胖小夜梅'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