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祭祀概况

  古代礼仪一般分吉礼、嘉礼、宾礼、军礼、凶礼五种。祭招天地宗’庙社稷属吉礼。明清时每年有四十五定祭。“夏至”祭地是其中之一,且排列第二。所以当时祭地的规格很高,规模很大。皇帝诣坛时设“法驾卤簿”(即由2000多人组成的仪仗队。乾隆十三年前称“大驾卤簿”)。由东华门至地坛实行全线戒严。调动十余万官兵于沿途街道左右途巷设置布婶,步军、护军之官兵面幛而立。老百姓只能小心冀冀地从门缝里偷看。

  “夏至”前两个月就开始整修斋宫,前什五天太常寺(礼仪机构)开始典仪的具体准备。前十天到天坛神乐观南面的牺牲所阅选祭祀用牲(犊、豕、羊、鹿等)。前八天开始整修迎送神位的风亭、龙亭(轿子),抬至皇抵室阶下。前五天,内务府发告示,通知祭祀及斋戒日期。前四天进斋戒铜人,前三天,皇帝与参加陪祀的王公、文武百官开始为期三天的斋戎生活。规定此期间不理刑事、不宴会、不饮酒、不茹荤、不祭神、不扫墓、不问疾吊丧、不听音乐、不入内室。前二天,由大兴、宛平两县派厨役290人,打扫坛内上下庭院各处,准备祭器用具等。

  前一日子时行宰牲仪式宰杀犊、豕、羊等祭牲。是日五鼓陈设香案、祭器、乐器、坛内上下燃炬明灯,将各神位由皇祗室请安于祭坛上各相应神座上。祭祀时辰是卯时(即凌晨五至七点钟;后期改为黎明)。皇帝于卯时前一刻由斋宫出发(若不在坛内斋宿,则于祭前六刻由宫内出发,黎明前到达坛内,至具服殿休息更衣),身穿明黄色祭服,由北棂星门入,登坛行祭。

本文由'勇白旋'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