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陈海之:中国人为何仇官仇富?

  仇官仇富的根源在于社会不公

  官二代、富二代本来是一个中性词,但在当前的中国社会,这两个词被赋予了贬义的色彩,一个人一旦被贴上官二代、富二代的标签,那就意味着家庭背景深厚,工 作不愁,衣食无忧。如果是单纯的官二代、富二代,倒也无可厚非,天生的东西对于生命而言,别无选择,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这个道理谁都懂。

  然而官员、富人一旦与为官不仁、为富不仁联系起来,那必然出现仇官、仇富。如果中国的普通老 百姓单纯的去痛恨为官不仁、不公、不廉洁的官,去痛恨为富不仁的富人,那倒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在当下的中国有一种变味的心态就是:但凡是官都仇,但凡是 富也仇。在街头巷尾,你往往能听到百姓时政评论员们的高谈阔论,动辄现在的当官的怎么啦,怎么啦之类的,随意的表达背后是民众普遍对官员存在的不信任的焦 虑心态;对于富人的描述也好不到哪去,开豪车、穿名牌、抱美女,动辄老子有的是钱,暴发户的模样显露无疑。

  的确,近两年不管是官员还是富人群体,个别人出的一些事确实刺痛了社会和人们的神经,官员们 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为自己、为子女谋利益乃至贪污腐败而被传统媒体和网络曝光,富二代们露骨的炫富、傲慢的违法不断刺激着人们的神经,特别是在中国社会资 源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弱势群体的脆弱心理很容易被类似的事件击穿而奋起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抗议。需要看到,一个群体中部分人的恶劣行为显然不 能被视为这个群体的集体行为和群体影像,必须区别对待。然而,在当前社会信息极端透明和加速流动的情况下,在群体极化效应的影响下,仇官、仇富显然已经成 为一种当下中国社会的普遍心理,仇官已经远远超出了其原有的定义范畴,而是指向了官府(政府),仇富也是如此,大部分人只看到了富人的阔绰,却忘记了其富 的根本勤劳、节俭等基本的东西,把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迁怒于富人。

  仇官、仇富的问题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中国转型期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社会不公、贪 污腐败、资源分配不均衡等种种矛盾不断积累,社会对于矛盾缺乏有效的沟通疏导机制,穷人和社会底层民众面对庞大的就业压力以及向上流动空间日渐缩小,都使 得这些社会弱势群体感到焦虑和不满,必然的,要将不满找个途径来发泄,自然而然,占据社会优势地位的官员和富人们成为不二人选,对于穷人而言,官员和富人 造成了事实上的社会不公。

  显然,富二代、官二代已经取代达官贵人成为划分当下社会阶层的新词语,仇 官、仇富已经超越了作为百姓抗议社会不公、反对贪污腐败、讨厌为富不仁的代名词的内涵和外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社会存在的种种裂痕:信任危机、 贫富差距(对立)、干群关系紧张、社会心态焦虑,这些,无疑是当下中国人的精神疾病。

  有一种说法,解放后三十年,中国人解决了挨打的问题;开放后三十年,中国人解决了吃饭的问 题;当下及今后,中国人应该解决精神问题。这种说法虽然不够严谨,但至少能反映一点问题。仇官、仇富永远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加深社会裂痕,甚至 导致社会阶层对立。只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减少贫富差距,公平分配社会资源才是治本之策,否则,中国人老这么焦虑下去也不是办法。

本文由'曼霜超级甜'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