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中国学术体制何时能回到正轨?

  抗战期间,有人高呼:华北之大,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今天,我们惊呼:

  中国之大,已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

  今天的中国高校,与我们这个时代一样让人不得安宁、惶惶终日,人们天天在项目、资金、奖励、头衔、荣誉等等的追求中奋斗、挣扎。多少人费尽心机拉关系、搞项目、出成果,多少人绞尽脑汁发文章、争荣誉、求奖励。年复一年,我们就是在这种完全无视科研规律的思路下管理科研,把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搞得鸡飞狗跳,人人自危。年复一年,我们就是在这种忙于完成项目、急于创造成果的气氛中引导科研,让整个学界一天天走向浮夸、短视、功利。

  我总结今日高校及教育部门对于教学科研队伍管理的主要特征如下:

  一是相信利益激励,不断地用基金、项目、奖励等为诱饵,吸引大家注意力;

  二是相信竞争机制,不断地用排名、评比、荣誉等为手段,刺激人们积极性。

  在这种思维背后,还存在一种动机,就是要操纵、控制人们的研究过程,使之朝着自己预期的方向前进;

  在这种动机背后,还存在一种心态,就是怀疑下属不听话、担心人们不自觉,故要用指标来监督、用数据来管理。

  且不说这套用硬性成果、量化指标来衡量个人成就的管理思路,与管理者怕事偷懒、追求简单的心理需要有关;最可怕的是,这套相信利益激励和竞争的管理思维,最大的失败就是让人们无法沉下心来搞研究、放慢脚步去思考,最后自然也不可能创造出真正伟大的成果,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培养不出大师级学者和真正的科学家来。

  老子曰: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要以为古人愚昧,这段话反映了古人管理的大智慧!

本文由'齐树珂'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