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华池民间住宅

  窑洞

  本县群众多靠山临沟、因地就势,掘窑而居。80年代调查,华池农户窑居占98%。窑居习俗世代相传,已有数千年历史。其类型包括土窑洞、石箍窑、砖箍窑、土坯箍窑、石窟窑、窨子窑、拐窑、高窑等。

  土窑洞 本县世代相传的主要民居之一,一般高宽各约4米,深8米。少数大窑洞可容纳五六十人集会。东部山庄、南梁、林镇、紫坊畔一带,窑山墙上部多做成木质花格,配以大型木窗,美观大方,采光良好。其余地方,均为一门二窗,山墙顶端留有小窗,以利通风采光。掘窑而居,节省人力、物力,且冬暖夏凉,优点颇多。清光绪进士惠登甲曾赋诗赞之(见《附录·诗词集萃》)。

  石箍窑 按照设计尺寸,将石料凿成块石、五角石和楔形石三种形状,在木架或土馅上箍成石洞。山墙上部多采用本县东部土窑洞门窗形式。窑洞顶以黄土垫实,前高后低,利于出水。檐头用新砖做成多层出檐镂花状,既遮雨又美观。石箍窑一般较土窑洞为小,高、宽各约3米,深6米。此种拱顶结构的建筑,坚固耐用,防震性能极好,不仅可就地取材,节约木料、砖瓦,且冬暖夏凉,非常适合本地的气候特点,尤以山庄、林镇、南梁、紫坊畔一带被广泛采用。石箍窑按后背的不同可分为靠山窑和四明窑两种:后背靠山崖的叫“靠山窑”;平坦地上所箍石窑叫“四明窑”,后背多用石料封死(也有留小窗的)。

  砖箍窑 以砖砌箍而成,建造形式集中了石箍窑的优点。

  土坯箍窑 以土坯砌箍而成,建造形式与石、砖箍窑相同,且较之更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石窟窑 旧时,直接在较为整齐的石壁上开凿出的石窑洞,早已废弃。本县东部尚有遗迹。

  拐窑 在主窑内壁一侧挖掘的小窑洞叫“拐窑”,多为储藏粮食或堆放物品之用。拐窑采光困难,多潮湿,且极易影响主窑的坚固性,一般土质差的庄基禁挖拐窑。

  高窑 在崖庄正面两窑之间高处侧上部挖掘的小窑洞,登阶而上,可高瞻望远,住宿、储物干燥,又能避开禽畜侵扰。

  窨子窑 于悬崖高处开掘的深达数十丈的土洞(或石洞),有的内壁还掘有数孔窑洞,光线昏暗。旧时,为防匪祸兵灾而掘,至少有两处以上出入口。本县各地均有遗存。

  房屋

  旧时,本县修建房屋者多为富户,且为数甚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经济收入的不断增加,农家修建砖木结构平房已十分普遍;城郊的农民还盖起了一砖到顶的平顶子房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小楼。如今,房屋的建筑式样日渐趋向美观实用;室内装饰也很考究,石膏吊顶、瓷砖铺地、白粉刷墙,落地式窗帘、顶灯、壁灯等一应俱全。华池民间用房,按所处位置、用途、形式等,分正房、厢房、门楼、场房、井房等。

  正房 院子正面所建造的房屋为“正房”。房顶鱼脊形,双向流水,当地称安架房,多建3间或5间(一般不建双数)。房屋质量有土木与砖木结构之分砖木结构中有空斗墙与实扎墙之分。正房每间宽度多为3米,深5米,亦可大可小。檩条可多可少,有5檩与7檩之分。瓦有机瓦与小瓦之分。砖有青砖与红砖之分。椽以松木为佳,檩以小叶杨与松木为上品。栈子有劈柴、苇秆帘子与薄木板之分。大梁及门、窗有木质与钢料之分。上房一般起架较高,窗大门阔,通光性能良好。建平顶屋者,房屋顶部用水泥、砂石等抹平,或盖以油毛毡,以防漏水。

  厢房 上房两侧的厦房称“厢房”。厦房也叫厦子,一面靠墙,单向流水,宽2.5米、深3米左右,多为3间,面积较小,采光较差。

  门楼 门楼即大门楼子,有三槛、平头等几种。门扇多为木质、双扇,也有铁质院门。门框以上雕刻图案,镌书题字,一般为“耕读传家”、“紫气东来”等语。

  场房 在打麦场边修建的小房,用于看守场院和临时储粮。

  井房 水井之上所盖小房,主要用途为防污保洁,也有防小孩及小动物掉人井内之功能。

本文由'芳懿小哥哥'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