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南澳渔民习俗

  渔民以捕鱼为生,解放前生产工具十分落后,渔船全是木帆船,既没有通讯设备,又没有天气预报,风云变幻莫测,死生只在瞬息之间,因此留下一套独特的生产习俗。

  每年正月初五过后,渔船要出海捕鱼时,必须到海滩拜海神,以祈出入平安,渔产丰收。

  建造新船,必先择日看时,然后在船坞安上龙骨(即渔船的中心骨架),并用妇女戴头的银制高鬃,插上金花红绫,放在龙骨处,名谓“压槽母”,候墨绳打毕,才将其收回家,意谓可获头棕(高产)。现因妇女不时兴梳鬃戴鬃,故改用红彩布、金线、榕青、竹青。

  渔船的建造,渔家把其构件按十二生肖命名,如:船舱横梁叫“老鼠桥”,两舷近脚踏板部位叫“牛腿闩”,大桅前为“虎鼻头”,小舱叫“兔水舱”,船帆竹竿称“蓬龙竹”,大角索称“蛇律”,大桅尾两侧木板称“马面”,船头叫“羊角”,捆律索处叫“猴鼻”,收帆索的地方称“鸡布”,竖桅杆的地方叫“狗槽”,帆竹间隔穿绳索的位置叫“猪仔耳”。

  渔民建造大船,船眼中要装两个龙银,小船的船眼中,要装印有龙纹的银毫,或者用印有龙纹的铜币。寓意为渔船出海,船眼见钱,满载盈归。新船要下水之前,用饭菜、炒面在船边祭拜,燃烧银锭纸,然后放鞭炮。

  渔民登船出海时,头上包扎头巾,穿短裤,着大襟衣;遇上风雨天,则戴斗笠、穿蓑衣。这种简便实用的装束 ,同使用的生产工具有着密切的关系。70年代后渔业逐步走向机械化,渔民生活日益改善,穿着也逐渐改变。

  渔网、渔具,忌妇女跨踏。家中若遇上生育(包括猪产、狗产、猫产等)或婚丧,渔网、渔具和人都要用“红花、净符水”(即用柘榴花浇上符水)喷射驱邪。同时还要用一对金、香、烛及一条红布结于船头,纸钱则在船头烧化,方可开船出海。

  解放前,妇女不能下海捕鱼,有污秽之嫌。现在此俗已不再存在。1959年“大跃进”时县养殖场第二生产队的女青年林美珠、柯耀清等划竹筏下海放绫捕鱼。80年代,山顶村有一对姐妹,冲破旧习俗,驾船出海捕鱼,成了致富户。后宅镇前埔埕村还有一对未满15岁的小姐妹,划竹筏在长山尾海面上放绫捕鱼,肩负家庭的生活重担。

本文由'兆月'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