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生产习俗
传统农业以种水稻为主,兼种果菜和薯、麦、粟、豆等杂粮。
家务和农事大多以妇女为主,作息程序大体如下:6点到菜地浇水、施肥,采摘蔬果;8点回家吃早饭,处理家务;11点下田地干活;14点左右吃午饭。若是农忙,吃完饭后休息半小时又下地干活,直至天黑。若是闲时,下午则多休息。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以后,随着经济的改善和空余时间的增加,农民开始利用空余时间娱乐、学习、看电视等。部分条件好的农民则在农闲到各地去旅游参观。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兴宁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传统的生产牙惯。一是重视农事季节,不误农时。农谚云:“清明前,开秧田”、“谷雨前,府完田”、“借惜懂懂,惊蛰浸种”。二是重视基肥和种籽。“耕田无师傅,只要肥来凑”、“肥禾晤当肥田,换田晤当换谷种”等农谚具一定的科学道理。三是重视气候变化。农谚说“正月牛滚泥,二月火炙柴”,说明正月、二月均阴冷多雨。六月六落雨,一百日见霜”,意指六月六下了雨,入冬寒冷会提前到九月下旬见霜。掌握这些气候规律,对农事安排很有好处。四是互相帮工。大忙季节请亲邻帮工、换工,是兴宁农业生产活动的一种传统习俗。50年代,农业合作化耕作代替了这一习俗。1981 年以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分散到各农户承包,又逐渐恢复请邻帮工、换工的习俗。
本文由'施巧风'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