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节的来历传说
农历七月十四日为中元节又称为鬼节或盂兰节是祭祀孤魂野鬼的大节日。
中元节源自道教,后为佛教沿用成为现今俗称的鬼节。盂兰节在印度è?语中意指倒悬”,故事的主角是释迦十大第子目莲,倒悬”乃指目莲之母受死后受饿鬼之苦,不能进食。后得释迦帮助,悉其用百味五果供养十方佛并藉功德救母。因此民间为了祭祀孤魂都在鬼月(农历七月)举行普渡会,俗称鬼节。一般来说古都不愿在此月作嫁娶等重要事宜。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盂兰盆会」。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也就是盂兰会」。盂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着、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于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盂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本文由'雀宁馨'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
相关推荐
-
采茶戏
流行,又称,小旦,音乐,什么是采茶戏茶不仅广泛地渗透到戏剧艺术之中,而且在我国还有以茶命名的戏剧剧种。如采茶戏就是全国各地采茶、花灯等民间歌舞小戏的统称。它起源于茶农采茶时所唱的采茶歌,历经采茶小曲、采茶歌联唱、采茶灯等阶段,与民间舞蹈相结合,形成活跃于广大农村的载歌载舞的采茶戏。它们多以采茶、茶灯歌舞为表现形式,通常以两小(小旦和小丑)或三小(小生、小旦和小丑)进行表演。其雏形为二旦一丑的“三角班”时期,又称“三脚戏”,多为反映生活片...
2023-05-08 04:45:42 -
中国三大冥节
中国,又称,馒头,中元,清明,又称鬼节,中国鬼节有三:清明、中元、寒衣。清明要上坟,同时有踏青的习俗,把新土往坟上扬,添坟。以前清明也叫寒食节,曾长达百日,曹操改为一天,唐改为清明前三天,所有火都得灭,出寒食后,从宫中传出新火。清明还要插柳枝,戴柳条帽,放风筝,荡秋千。中元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后定为地宫圣诞,而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是鬼节,是中国三大冥节中最重要的一个,设有...
2023-05-08 04:38:43 -
汉人的丧葬仪礼(二)
又称,后福,行业,黄金,台湾民间另有“捡骨”之俗。捡骨,俗称“捡风水”,又称“二次葬”,即人死后第一次葬时比较简单,埋得较浅,坟墓不包水泥和石灰,不立正式墓碑;待五至七年之后,尸体已经腐烂,择吉日挖开墓地,捡拾遗骨,经洗净、曝晒,再装入骨坛择吉地正式安葬。骨坛又称“黄金瓮”,是高约二尺,直径一尺的圆形特制陶瓮。其款式依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男性的图案是“双龙拜塔”,女性的图案则是“双凤抢珠”,坛盖则都是“前寿后福”。在台湾西南沿海一带,“...
2023-05-08 04:27:11 -
福星的传说
福星,朝中,又称,发现,福星职司“五福”,具体内容诸书记载不一,涵盖了长寿、富贵、平安、吉祥、子孙众多等世俗福祉。对于福星的来历,民间有多种版本:有说是天官下凡;有说是明朝的一位官员;还有说是传说中的“太岁”……福星所对应的是九大行星中的木星,别名又称“岁星”,古语所谓“太岁头上不能动土”就是源于古人对它的奇异想象。福星在演化早期,其实缘自一种生长在地下的“怪肉”—太岁。人们对太岁的了解可能仅从“太岁头上动土”一词中有相对模糊的认识。太...
2023-05-08 04:03:44 -
元宵节的习俗和来历
中国,参与者,又称,同庆,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元宵节也称灯节,元...
2023-05-08 03:36:43 -
阜新民俗文化大观
阜新,炖肉,北方,北魏,民俗,与人类相伴而生。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俗现象几乎无所不在,它是人类悠久历史的文化传承。阜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丰富的民俗事项。从新时器早期就有查海人生活在阜新,被称为“中华第一村”。查海遗址出土的青铜短剑、石镰、石锄、石纺轮等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居民在此从事游牧、狩猎和原始农业、手工业生产;燕长城象一条“土龙”横垣在阜新大地说明阜新为燕国北部边境和东胡族的游牧之地;秦一统六合后,匈奴大败东胡、...
2023-05-08 03:19:26 -
民间艺术泥泥狗
村里,收入,淮阳,蟾蜍,河南淮阳民间老艺人任国伦,民间艺术品泥泥狗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用一只健康的右手照样能制作出栩栩如生的泥泥狗,老人说他不会放弃这项艺术。“泥泥狗”又称“陵狗”,传说为伏羲、女娲看守陵庙的“神狗”,蕴含着神秘的色彩。被誉为“真图腾,活化石”的泥泥狗,是河南淮阳县泥玩具的总称,系当地独有的民间艺术品,具有数千年的历史。河南淮阳当地村民祖祖辈辈有做泥泥狗的传统,下至六岁儿童,上至古稀老人,都能够捏制泥泥狗,作品远销日本、新...
2023-05-08 02:58:05 -
成年仪礼
南市,勇士,又称,青年,在高山族中,成年礼只属于男性。在他们看来,成年是步入一生最辉煌的转折点,意味着成熟、独立和承担社会责任。各族群都非常重视成年礼仪,虽然仪式繁简不同,但都以崇尚勇武奋进为宗旨,鼓励青年人磨练成材。泰雅人的成年礼比较简单。大约在每年的11月间,成年男丁由家长更换成年服饰,穿上红绒编织的上衣、花色丁字裤,柬发于顶,红丝方鬓,择吉日良辰,携弓箭、刀予、酒糕等,到头目庭院聚集,聆听头目追述祖先的丰功伟绩,传授围追堵截、埋伏...
2023-05-08 02:47:23 -
佤族节日——新米节
消息,又称,米饭,上鸡,新米节:在每年农历的七至八日,要分别过两次“新米节”。七月,早稻开始成熟,过第一次“新米节”。佤语叫“朋奥”或“波奥”。八月,稻谷大量成熟,第二次过“新米节”。它又称“吃新米”,佤语叫“朋挺”或叫“奥瓦”。“新米节”这一天,主人早起准备好过节的鸡、猪、牛肉,然后背背箩上稻谷地采新谷。路途中,注意聆听动物的叫声,如中途听到麂子或角布落的叫声,就认为不吉利,马上返家将过节的日子往后推。若无异常,继续上路。采来的谷物献...
2023-05-08 02:38:45 -
春节习俗-烟花
发射,又称,引信,变幻无穷,春节燃放爆竹的同时,民间还喜欢放烟花。烟花又称“焰火”或“礼花”,由爆竹演变发展而成。它由引信、发射药和炮药三部分组成。引信为导火线,点燃导火线,发射药燃烧,将炮药射向空中。炮药中有混杂的盐类,爆炸后,在高温下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便会产生五颜六色的火花,不能燃烧的物质便产生烟雾。烟花没有爆竹清脆的声响,但却有变幻无穷、色彩纷呈的图案。相传烟花始于隋、唐,盛于宋。北宋时烟花制作已很精致,有了显现戏曲人物形象的“...
2023-05-08 02: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