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歌
吴歌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吴之名,虽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招魂》,而在此之前,吴歌就早已盛行。如春秋五国流传下来的讽喻歌曲《梧桐秋》、爱情民歌《南山有鸟》等,其风格与《诗经》相近,以清新委婉的曲调和吴侬软语的地方特色而名传遐迩。并对历代诗词产生深刻影响。
汉乐府诗中的《江南可采莲》五言吴歌,描述了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三国时的《吴孙皓初童谣》表达了吴人反对迁都的决心。六朝时的《子夜歌》,以对答的形式诉说男女间的真挚爱情。南宋的《月儿弯弯照九州》,一直流传至今。明代的《栀子花开六瓣头》、《五更调》、《哭七七》、《苏州景》等,有的被吸收、改编到苏州评弹和苏州滩簧戏曲中而得到广泛传播。
本文由'尚丽珠'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
相关推荐
-
“叫化鸡”的传说
叫化鸡,江南,乾隆,不登大雅之堂,京菜中有一道名菜,其菜名很有趣,叫“叫化鸡”,又叫“富贵鸡”。用截然不同的词汇来命名这道菜是有来由的。“叫化鸡”原出自浙江杭州,是一些穷苦难民即“叫化子”或偷或讨来的鸡,经过烧热的土熟而成,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街头菜。当年,清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不小心弄得破衣烂衫流落街头。一个叫化子头看他可怜,便把自认为美食的“叫化鸡”送给他吃。乾隆困饿交加,觉得这鸡异常好吃,便急问其名。叫化头不好意思说这鸡叫“叫化鸡...
2023-05-07 12:39:09 -
乌泥泾棉纺技艺
乌泥,产品,繁荣,江南,乌泥泾棉纺技艺形成于宋末元初,由当时松江府人乌泥泾人黄道婆在崖洲(今海南岛地区)棉纺织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乌泥泾的生产实践后发展而成的。经由黄道婆改进后的乌泥泾棉纺技艺形成了由碾籽、弹花、纺纱到织布等当时最先进的手工棉纺织技术的工序,在棉纺实践中显现出了其强大的生产力。人们争相传习,并通过乌泥泾向周遍地区广泛传播。乌泥泾棉纺技艺代代相传,集体不断革新,发展了具有民族性、科技性和地域文化内涵的手工棉纺织技术及产品。乌...
2023-05-07 11:25:29 -
江南丝竹
江南,琵琶,四合,流行,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名。在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都很流行丝竹乐,但风格完全不同。城市丝竹乐风格典雅华丽,加花较多,流传很广;而农村则常用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朴。古乐溯源在清咸丰庚申年(1860)《秘传鞠氏琵琶谱》的手抄本中已载有《四合》一曲(据说此版本问世时间还要往上推溯很多年)。据研究,《四合》这一套曲...
2023-05-07 10:32:11 -
为什么老年人有七十三八十四的困惑
壶中,东一,公元前,数字,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对此,一直认为是老百姓们为了顺口瞎编的,至少没有经典可凭。从以往的考证看,历代文人百姓对“七十三八十四”这句俗语,通常有过三种意思不同的用法或说头。其一,如《中国俗语大辞典》上说的,七十三八十四,是被作为“形容说话东一句,西一句,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用的。《水浒全传》第二十一回:唐牛儿道:“是了。这阎婆惜贼贱虫!他自和张三两个打得火块也似热,只瞒着宋押司一个。他敢也知些...
2023-05-07 10:30:20 -
评弹
音乐,吴县,江南水乡,吴中,评弹,是评话和弹词的合称。据吴县志记载:“明清两朝盛行弹词、评话,二者绝然不同,而总名皆曰说书,发源于吴中。”评弹这一名词,在1950年首现于上海。十九世纪中,评弹传入上海。随着上海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说书市场不断扩大。说书艺人日益增多,书目愈加丰富,表演水平不断提高,于是在上海涌现了一大批轰动当时,影响后世的著名演员和流派创始人。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前后,评弹活动的中心,已经从苏州转移到了上海。在三十年代...
2023-05-07 10:05:59 -
江苏宜兴陶瓷艺术节
产品,江南,品种,商品,江苏宜兴陶瓷艺术节,由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首届于1990年5月上旬举办,此后每年举办一届。在“以陶为媒,以艺会友,扩大交往,促进发展”的宗旨指导下,这个素以“陶、洞、竹、茶”四宝闻名于世的宜兴陶都,通过办节,扩大了宜兴陶器的知名度,紫砂工艺陶更是远销海内外,成为行家收藏的珍宝。据民间传说,宜兴紫砂陶器盛暑贮茶不易变味,盆栽花草不易烂根,是历届陶瓷艺术节商品成交量最多的品种。江苏宜兴陶器以鼎蜀镇所产最为著名。改革开...
2023-05-07 09:41:09 -
历史上的11月28日
三国,北京,中国,学院,20世纪以前1443年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起兵反对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并以黑色双头鹰作为自己的旗帜。1660年数名科学家在英国伦敦的格雷山姆学院决定成立一个学会,后来发展成现在的皇家学会。20世纪1912年梁启超结束流亡生活回到北京1912年阿尔巴尼亚独立。1919年阿斯特夫人选入英国议会。她成为第一个进入英国议会的妇女。1920年孙中山返广州重组军政府1923年共产国际作出“中国问题”的决议案1933年横贯...
2023-05-07 08:58:52 -
崇明扁担戏
崇明,选择,描述,演绎,崇明扁担戏是一种非常有个性、有特点的民间戏剧。平时,民间艺人用一根扁担,一端挑着小舞台,一端挑着高脚凳,走村串户行走在乡间。如果有人邀请演出,就选择一个较为平整的场地,放下供表演者坐的高脚凳子,再把扁担的一头插入凳子下横档的榫里,将上端小舞台加以固定,然后表演者躲入到小舞台后边,坐到用拖地布幔围起来的高脚凳子上,双脚踩响在高脚凳凳面下横档上的锣钹,一阵击打之后开始表演。表演者操动套在手指上的布袋木偶,用嘴来来摹拟...
2023-05-07 08:41:58 -
民间艺术—何克明灯彩
黄浦江,卢湾,江南,区域,上海近代灯彩继承了古代灯彩的优秀技艺,不仅灯彩的材质在不断更新,有麻、纱、丝绸、玻璃等,而且品种更为丰富,有撑棚灯、走马灯、宫灯、立体动物灯四大类。其中“何克明灯彩”又称“上海立体动物灯彩”,集观赏性、艺术性、装饰性于一体,是上海灯彩艺术中最精粹的部分。有“江南灯王”美誉的上海灯彩艺术大师何克明是立体动物灯彩的创始人,他从艺八十余年,“立体动物灯”已成为上海本土灯彩艺术的代表,并随着中外文化交流,影响远播海外。...
2023-05-07 07:53:17 -
扬剧
江南,规范,音乐,合并,扬剧是江苏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它原名“维扬戏”,俗称“扬州戏”,流行于苏州、江南、上海和安徽部分地区。扬剧是以扬州花鼓戏和苏北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发展起来的。花鼓戏团用丝弦伴奏唱腔比较细腻,故俗称“小开口”。香火戏原为苏北农村酬神赛会时由男巫(香火)扮演的戏,因有锣鼓伴奏,唱腔比较粗犷,故俗称“大开口”。“大开口”与“小开口”30年代初合并演出,以“小开口”为主,称为维扬戏。解放后,维扬戏改称...
2023-05-07 07: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