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研究孔子的主要材料是《论语》,其次是散见于《左传》、《礼记》、《孟子》、《荀子》等书中的言行记载。孔子的办学方针是有教无类,即不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华夏与蛮夷,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力。这就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格局,使教育普及于平民。
孔子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重视教育对个人的培养作用,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因而主张早期教育,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大戴礼记保傅》)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能修己以安百姓(《宪问》)的君子。这种人德才兼备,既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泰伯》),又能治千乘之国,能长千室之邑。孔子的教育内容主要包括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两方面。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行、忠、信皆属德育,文即文化典籍,亦即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后世称之为经典的著作。孔子重视道德教育。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其道德教育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加强道德认识。孔子强调要知德、知礼、知仁,并通过人物评品等方式来确立学生的道德信念。其次要培育道德情感。他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还将诗、礼、乐等作为培养情操的材料: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最后是落实道德行为。他强调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要求士子视听言动都应合于道德规范,造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的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有四点:一是立志守恒。教导弟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把自己锻炼得坚贞不屈,磨而不磷,涅而不淄。二是克己内省。主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是改过迁善。教导弟子过则勿惮改(《学而》)。四是身体力行。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甚至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因为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孔子在教学论上亦有贡献。他的教学过程可归纳为学、思、习、行四步骤。其具体教学方法主要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温故知新、循序渐进等。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护学生,无私无隐;以身作则,以德服人。正因为孔子在教育教学上的诸多贡献,后人称他为万世师表。
本文由'从天小姐姐'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