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福建土楼:和谐的小世界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集居住和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山区民居建筑的福建土楼,体现了聚族而居这一根深蒂固的中原儒家传统观念,更体现了聚集力量、共御外敌的现实需要。同时,土楼与山水交融、与天地参合,是人类民居的杰出典范。

  走进土楼,细观土楼,可以发现土楼处处闪现了总书记赞语蕴藏的深意和希望。

  大家庭,讲究人和。土楼是一个大家庭,从中原迁徙而来的人们来到这里聚族而居,彼此互相照顾,不分你我,以血缘为纽带,为同族人,和睦相处,不分你我,正如楼内一堂联所写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宜结重人伦。

  和为贵,和至上,这就是土楼精神,也是和谐社会的真谛。土楼内居住的都是客家人,土楼精神也是客家人所信奉的。

  客家土楼的主要建筑材料是黄土和杉木。特别是黄土,取自山坡,因而不存在破坏耕地问题。旧楼若须拆除重建则墙土可以重复使用,或用于农作物肥料,不会产生象现代转石或混凝土房屋那大量的建筑垃圾。一般来说,由于屋架通风较畅,木构件受白蚁侵袭或潮湿润糟朽的情形并不严重,旧料可以二次使用,土楼的施工技术较易掌握,可以完全人力操作,无须物殊设备。通常建楼时间安排在干燥少雨的冬季,此时正当农闲,族人可以大量参与工程,大大降低建筑费用。

  不破坏耕地、重复使用、不产生污染、节省人力财力,这样把土楼建起来,就是和谐社会所追求的,整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土楼,这个大家庭和谐相处的典范,把人际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不禁使我们再次对建造土楼的客家祖先的智慧表示敬佩。

  土楼,是个小社会。它有很强的防御功能。早年,楼内兄弟叔侄团结一致,防御防盗,防御外族欺凌。在中国红色革命时期,红军永定独立团和赤卫队集中在土楼里抗击张贞部队及民团的围剿,坚守数月,水、米、柴、煤,未见欠缺。完全的自给自足,不出门照样可以生存,楼内几百号人在圆圆的土楼内构成了一个小社会,齐心协力,共对外患。

  土楼还具有良好的坚固性。在一般的地震作用或地基不均匀下陷情况下,土楼整体并不会发生破坏性变形。此时的土楼就像一个国家,坚固地保护着它的家人,不容外人、外物的侵犯。

  仰望土楼,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圆中圆,圈套圈,历经沧桑四百年。仰望土楼,这个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这个小社会里的大家庭,正引领着土楼人家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

本文由'郁光浩'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