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隆里:无法复制的汉文化古城

  贵州锦屏的隆里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八年,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明清时期的规划布局和民居建筑群,这在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是极为鲜见的。

  古城居民是明代调北征南时屯军的后裔,还延续着江南的生活习俗,古城处处弥漫着古老的生活情趣。现存古城,从设计到施工都严格遵循当时的作战需要,是一座亦兵亦农、能战能防的军事城堡,具有典型的政治、军事历史背景和很高的建筑、文化旅游价值。

  城内以观音大庙旧址为中心,往东、西、南开三条主街,为古城的主要骨架,三条大街分出六条巷道,街巷又把整个城区划分为相对独立的九个居住区域,加上四道明通暗塞、虚实结合的城门,构成三街六巷九院子的攻防体系。古城民居的建筑形式、艺术手法均有明显的徽派特征,楼舍皆为三间两层封火墙式,上面青砖砌筑,灰瓦兽脊,飞檐翘角凌空,中间勾勒宝顶。门上方的匾额彰显着主人的郡望或家风,如三槐第、关西第、科甲第、指挥第等,民居的封火墙上绘有花、草、虫、鱼、鸟、兽等彩画。

  隆里流传下来的文化以汉文化为主,其中以江南文化最为厚重,儒、佛、道多种宗教文化都生长在这块土地上,同时揉杂当地苗、侗文化的内容。数百年来,汉文化与当地苗、侗民族文化相互撞击、融合,形成有别于中原文化和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的亚文化群体,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汉文化社区,被专家学者称为无法复制的汉文化古城。

  以民间活动为载体的玩花脸龙、迎故事、唱汉戏被称为隆里古城汉文化的三大瑰宝。正月初一至十五玩龙是隆里古城每年的春节传统节目,方圆几十里的人们都要赶来观看。玩花脸龙,是隆里古城的狂欢节,所有舞龙的人都画花脸,由龙尾牵动整条龙的动作,展现军人后裔尚武的军傩风格,为全国独有。其龙灯制作精巧,鲜艳美观,风格独特。玩耍的技艺也多达十余种,如滚地龙、青龙翻身、天龙穿雾、黄龙出海、大盘龙等。场面恢弘壮观,势若翻江倒海,活灵活现,令人目不暇接。在舞龙的人群中,最亮眼的是执掌龙尾的丑角蓝季子,一副狂放不羁之相,打、逗、追、戏尽显其能。

本文由'俊含少女'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