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校园告密,别从娃娃抓起

  据媒体报道,深圳前海学校在学生当中发展了一批小小心理情报员,每班两人,专门负责向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汇报班上同学的心理状况,如早恋,如缺少父母关爱而逃学,如家境不好而自卑,如爱给同学起侮辱性绰号,这些都将成为情报员向老师报告的内容。

  在学生当中发展线人,学校有着良好的动机,是为了方便学校了解学生状况,缓解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烦恼造成的压力。但是,没有任何一种良好的动机,值得用打小报告这种方式来换取,因为告密这种行为本身,就在对所有的学生造成伤害。

  其实,打小报告不是某一所学校特有的情况,在很多中小学甚至大学,校方都靠学生干部打小报告来了解学生的状况。两年前知名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就曾发出一则愤怒的微博,称小学让班干部打小报告是在培养汉奸,并列举这种做法的三个特点:一是为强权效力;二是以告密为手段;三是奴役同胞。微博还称,发达国家小学没有班干部制度,建议取消该制度,让所有孩子平等成长。

  除了利用班干部打小报告,甚至有校外的权力机构让学生打小报告。2010年3月,昆明市有关部门下发通知,要求市内所有学校的班主任在班上发展2至3名治安小信息员,收集校园暴力、侵财犯罪、手机网络淫秽传播、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学校周边不良青少年活动情况等信息,以供公安机构与教育部门全面掌握校园动态。这样做,等于是赤裸裸地在未成年人中发展线人,当时曾受到诸多媒体的抨击。

  现在,仍然有学校以如此正式的方式让学生打小报告,无论这样做的效果有多么好,这种做法都不值得提倡。

  打小报告,说穿了,就是告密。只有针对敌人,或是针对违法犯罪行为时,告密这种行为才具有正义性。在和谐的校园里,校方和老师有很多渠道去了解学生状况,帮助学生成长,完全没有必要采取打小报告这种手段。

  鼓励打小报告,特别是让班干部或好学生打小报告,首先会对孩子的价值观发生误导,会让孩子以为,这是一种好学生才有的特殊待遇,是一种在成人世界里值得提倡的光荣行为。

  同时,中小学生的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他们处在一个游戏的年纪,不适合长期承担须要保守秘密的工作,让成年人保守机密有时都很难做到,让未成年人心里藏着一个不能说的秘密和使命,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折磨,甚至有可能造成心理伤害。

  更重要的是,一旦让同学们知道,学校有这样一种制度,班上有这样两位同学,会让班级里充满猜忌、不信任和怨怒,纯洁的友谊和无忧无虑的欢乐很可能从此消逝,一种类似成人社会的猜疑和不安会降临校园。

  最让人担心的是,这样的做法竟然是学校出于心理健康考虑而设立的制度。对此,只想建议有此想法的教育工作者都能再看一遍美国电影《闻香识女人》,再听一次瞎眼退休军官史法兰在学校礼堂中的怒吼:我见过很多更年轻的男孩,臂膀被扭,腿被炸断,那些都不及灵魂被切除可怕,灵魂没有义肢!

本文由'童子轩'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