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节庆活动
过赶年
所谓“赶年”,就是比汉人提前一天过年。 分布在沿河、印江、德江等县的土家人“过赶年”时,清扫房屋,杀年猪,敬家神,祭祖宗,吃团年饭。除夕夜烧旺火守岁。第二日清晨早早起床,不点灯,不用刀具,不乱泼水,不高声说话,全家团聚吃隔夜做好的现菜现饭。这个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别具特色。
赶坳
各坳日期不同,但都是在风景优美的山坳或草坪上。“赶坳”以青年男女居多,身着盛装,男戴斗篷,女打花伞,在坳场上各找对象,相互对歌传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坳场也成了侗族群众进行商品交易的场所。
本文由'一条小恨烟'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
相关推荐
-
万宁人吃槟榔趣谈
青年,黎家,海南省,寄生虫,槟榔是我国四大南药之一。海南省是我国槟榔的主要产区,而万宁县是海南省的槟榔主要产区、游客到万宁除了领略万宁的自然风光外,还有不少引人入胜的风俗人情.“客至敬槟榔”算作其一。根据当地人介绍和古书的记载,海南一带摈榔待客的风俗,古来有之,早在《南方草木状》(槟榔篇)中已有“广交人凡贵胜族客,必先呈此果”的记载、《南方草木状》为晋代稻含撰著,成书于公元304年是我国最...
2023-05-03 19:12:10 -
德州过年习俗——回娘家
村里,变迁,点心,风景,在山东德州过年回娘家有新出嫁女儿的人家是一件大事,德州有个老风俗说出了嫁的姑娘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不让回娘家,因为年三十下午要一个男性去祖宗墓地祭拜,名曰迎接自己的祖上回家过年,迎回祖上上了供后一般没有其他事情亲戚便不走动串门了,过了门的闺女更不能上门,德州有句老话说:看了娘家供死公公;看了娘家火死婆婆,看了娘家爹,穷得娘家没空帖。当然这都是老风俗老习惯,现在没有人能真正遵守了。初二是有新坟的人家上坟的日子,也不能...
2023-05-03 19:02:55 -
呼和浩特达翰尔族的习俗
青年,奶皮,填充,扒肉,达翰尔族居住在呼伦贝尔盟。莫力达瓦达翰尔族自治区是其主要聚居地,主要习俗有:居住介字房,蔓子炕:达翰尔族的村落座落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地方,房舍院落修建整齐,多用红柳,桦木杆或柞条编织的篱笆围起来。房屋脊突出,形成"介"字,故称"介字房"。达翰尔人传统习俗以西为贵,西屋为居室,内有南,西,北三西大炕相连,组成所谓的"蔓子炕"。婚俗达翰尔族男女青年订婚后,男方择日送彩礼到女家,首次过礼称之为"察恩特",二次过礼称...
2023-05-03 18:29:11 -
苗族上刀山
苗族,精神,青年,勇士,苗族上刀山也称“上刀梯”,是苗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刀梯由一根高12米的铁柱,72把锋利无比的钢刀和顶端上边3把寒光逼人的钢叉组成。每当赶年场、或是重大的节日,都有勇士表演。表演者身着民族服装,赤脚、光膀,双手抓住银光闪闪、寒气逼人的刀刃步步登高。爬上三十六把横档刀,领头人在梯顶上吹响海螺,下面的勇士便接踵而上,一个个神态自然,若走平梯。传说:很久以前,苗山出现了一个妖怪,它兴风作...
2023-05-03 18:17:49 -
黔南苗家风俗
山下,荔波,青年,苗家,生活在荔波月亮山下的苗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采、风格独特的文化艺术。苗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音乐、舞蹈和戏剧等具有悠久的历史。男女青年常以情歌求婚和表达对自由婚姻的向往;独具一格的芦笙舞和跳苗是苗族人民最喜爱的传统舞蹈和最隆重的节日,芦笙舞分独舞、双人舞和集体舞。舞时,时而蹲跳,时而滚翻,多姿多采,技艺高超,深为国内外观众赞赏;跳苗时,邻近村庄的苗族同胞身着盛装聚集在一起,白天饮酒作乐,唱歌传情,夜晚燃起篝火,歌舞...
2023-05-03 18:14:47 -
黎族民谣
黎族,青年,派生,音乐,黎乡素有歌海之称。黎族民歌,浑厚朴实、琅琅上口,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黎族歌谣是一朵绚丽的艺术之花,黎族人民男女老少都爱唱歌。黎族歌谣分为民歌和民谣两种。民谣是用黎语和韵调吟唱的,多为传统的古典黎歌,一般是5个音节一句,但每首没有固定的句数,小调之类大体以四句为一首的较多。黎族民谣多是独唱、对唱,用黎特有的民乐伴奏,往往和音乐、舞蹈连在一起,歌谱曲,曲载歌,三者一体,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古风,讲究节奏韵律,易于...
2023-05-03 18:07:46 -
济宁服饰风俗
流行,清真寺,青年,在城镇,居民衣着崇尚宽肥适体,朴素大方。清末民初,乡绅富商等上层人士多穿左大襟长衫,外套马褂,戴红顶瓜皮小帽或毡帽、皮帽。农村居民多穿手工纺织的纯棉粗布服装。色泽夏天多为白、棕或自产紫花棉色;冬天多为黑、蓝、灰色,款式均为传统中式,宽松肥大,穿脱方便。裤子多为抿腰大裆裤,上衣一般为男对襟、女大襟,中老年则不分男女均为大襟褂,一般为男左襟、女右襟,衣扣为“蒜疙瘩”,冬穿棉袄、棉袍、衩裤,中老年用...
2023-05-03 17:39:56 -
泰山民俗
青年,购买,循环,流行,清代,官员等有功名者,皆有规定服制;公务、接待及参加典礼等均着官服。民国期间,公教人员、学生穿中山装,少数穿西服;官商穿皮鞋、戴礼帽;城市青年妇女穿旗袍。一般男性夏季多穿对襟上衣、裹腰长裤、圆口布鞋,农民多穿“铲鞋”(鞋脸成勾状,后有叶跟),冬季穿对襟棉袄或大襟大袄、长棉裤、布棉鞋、棉袜,女性则用长条裹脚。男性戴帽垫或“毡帽头”。抗日战争时期流行“土耳其...
2023-05-03 17:25:24 -
冠县服饰
流行,美的,青年,清真寺,境内居民衣着崇尚宽肥适体,朴素大方。清末民初,乡绅富商等上层人士多穿左大襟长衫,外套马褂,戴红顶瓜皮小帽或毡帽、皮帽。农村居民多穿手工纺织的纯棉粗布服装。色泽夏天多为白、棕或自产紫花棉色;冬天多为黑、蓝、灰色,款式均为传统中式,宽松肥大,穿脱方便。裤子多为抿腰大裆裤,上衣一般为男对襟、女大襟,中老年则不分男女均为大襟褂,一般为男左襟、女右襟,衣扣为“蒜疙瘩”,冬穿棉袄、棉袍、衩裤,中老年...
2023-05-03 16:57:13 -
沿河礼仪、禁忌及其他
沿河,新屋,吉利,对象,解放前,沿河土家人祝寿诞、立新房或为新房钉大门时,亲友一定要邀集几十乃至百余人,前往庆贺,不满百人者,不算角色。这些人,多带刀、枪(火枪),抵主家晋谒主人时,先放排枪,惊动主人,主人出接,也要放排枪,作为接见礼。进屋后,庆贺一方将所带去的钱物,陈设在堂屋内神龛前的大桌上,并在大门方,挂彩一疋,主人才安置客人。离去时,亦放排枪,主人即放鞭炮相送。吊唁死者时,亲友同样要邀集几十乃至百人,前去吊唁。吊唁者必先放排枪,...
2023-05-03 16:5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