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哈尔滨

  锡伯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锡伯"为民族自称。口语称SIWE,书面语称SIBE。历史上有"须卜"、"室韦"、"失比"、"西伯"、"席北"、"史伯"、"锡窝"等不同译音,皆为SIZE之同音异写。"锡伯"之称,至明末清初才定型。锡伯族历史源远流长其祖先拓跋鲜卑早在东汉以前便活动在大兴安岭北段以"嘎善洞"为中心的地带。他们"畜牧迁徙,射猎为来"。公元48年,匈奴第二次分裂后,拓跋鲜卑自大兴安岭南迁到呼伦贝地区,此后又继续南迁,到东汉末年,到达五原郡境内,公元386年,拓跋鲜插的的大部分进入中原,建立北魏封建政权;而别部分则以"室韦"为称号,于北魏初年开始在嫩江左岸的绰尔河、兆儿河等河流域活动。唐朝时期,绰尔河等河流域的锡伯族归属于唐,唐政府曾在此处设立都督府进行管辖。当高丽势力向东北扩张时,部分锡伯族先祖被征入唐军,与薛仁贵军一起到扶余、前郭一带与高丽军作战,为东北的统一作出了贡献。至辽代,锡伯族祖先处在契丹统治之下,多数人在绰尔河流域从事农业生产。辽亡金兴,锡伯族先祖又处在了女真统治之下,多数人仍在泰州等地从事农业生产,元代锡伯族开始被蒙古族统治。元明清初,绰尔河流域是蒙古族游牧地及屯垦重地,此时,锡伯放仍活动于该地,处在兀良哈三卫中的福余卫的统辖之下。现在锡伯族已有172万多人。

  建筑:锡伯人的住房多是座北朝南,通常是三间(或五间),用土坯筑成;两边有杂物间,也有修建成厢房的;房前屋后有菜、果园、畜圈和小围墙。住房一般中间是堂屋,西边的大间供长辈居住,东间一般是子媳的居室。冬季烧暖炕。锡伯人仍保留着在东北生活的习惯。

  服饰:穿戴基本与满族相同,随着时代的变迁,地区的差异以及民族间的相互影响而有所变化和差异。清代,锡伯族男子服饰与满族服饰大体相同,多着左侧开衩的长袍和短衣,戴圆顶帽,穿白袜绣花鞋,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老年男子内穿襟小白褂,外穿长袍(冬天为棉)。个别人还套马褂,脚穿白袜、布鞋,扎裤脚口,头戴礼帽。

  围猎:是一古老传统现很少举行,而捕鱼却成了他们有趣的活动 。每当捕鱼季节,他们带杈拿网纷纷来到伊犁河上,一显身手。鱼肉是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常常以鱼汤和高粱米饭同吃。他们把多余的鱼腌制成"腊鱼肉"留作冬季食用。

  饮食:锡伯族的日常主食每天都离不开发面饼,这是锡伯族的特有风味小吃。另外还有锅盔、昆布额分、索络霍额分、百层死面饼、果子额分等都是锡伯族的特色风味小吃。

  锡伯族的清明节一般在农历三月过一次,但在新疆伊犁、塔城地区的锡伯族人每年要在农历三月和七月过两次清明节。过节时,人们分别用鱼和瓜果祭供,所以分别称为鱼清明和瓜清明 具有民族特色的"抹黑节"是在农历正月十六日。人们清晨起来,把准备好用来抹黑的布或毡片带上,挨家挨户,不分男女老幼互相往脸上抹黑,据说这是请求五谷神免掉庄稼的黑穗病,保证丰收。

  锡伯族人民的传统节日是"杜因拜专扎坤节",也叫"四一八"节。其来历是锡伯族历史上的西迁。1764年4月18日,沈阳等地的锡伯族官兵及亲属共3275人受朝廷调遣,去新疆屯垦戍边。历经了一年半的长途跋涉,才来到伊犁河畔建立新家园。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锡伯族同胞从四面八方汇集在一起,赶庙会,唱山歌,举行各种文体活动。节日这天,家家都要把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准备丰盛的食品,穿上节日盛装,相聚在一起,弹起"东布尔"(锡伯族的一种乐器),吹起"墨克调"(锡伯族的一种曲调),跳起欢快的民族舞蹈"贝勒恩",来庆祝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此外,还要进行摔跤、射箭、赛马等传统体育活动。

本文由'上清宛筠'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