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音郭楞哈萨克族习俗
哈萨克族的历史,可追溯到西汉的“乌孙”。
“哈萨克”这一族称最早见于15世纪中叶,是从金帐汗国分裂出来的操突厥语的一些游牧部落。
据民间传说,“哈萨克”,意为“战士”,或“白色天鹅”。
历史上,哈萨克族主要聚居在新疆北部,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四周由天山、阿尔泰山和塔尔巴哈台山等山脉环绕,中间是准噶尔盆地和伊犁盆地。
本文由'風見之雁'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
相关推荐
-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民俗节庆活动
巴州,连续,清真寺,自治州,巴州的主要节日是伊斯兰教的盛大节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肉孜节又称开斋节,每年回历九月是穆斯林的斋月,在此期间,他们只在日出之前和日落之后进食,白天禁止任何饮食,这种斋戒一直持续到开斋日之后,要连续庆祝三天。古尔邦节又称宰牲节,相传真主安拉曾命令先知易卜拉欣宰杀儿子献祭,忠诚的易卜拉欣听从真主的命令准备杀子,此时真主命他以羊代子。这一天是肉孜节后的70天,即回历12月10日,人们将这天定为宰牺节。在这些节日里,穆...
2023-04-17 12:06:42 -
哈尔滨的风俗
游泳池,哈尔滨市,世纪,北方,百姓日常食俗:哈尔滨市居民以汉族为主,其中多为山东与河北省移民,旧时的哈尔滨,外侨多,其中俄侨占多数,外侨生活方式与习俗对哈尔滨人的饮食习俗有一些影响。哈尔滨人旧时多以大饼子(玉米面贴饼子)为主食。原当地居民喜食小米饭和炖菜;山东人喜吃面食和鱼;河北人喜食米饭,爱喝高梁米粥。哈尔滨人受少数民族饮食习俗影响,如吃粘糕和黏豆包、列巴、红肠等。喜欢喝“苏波汤”野餐:在哈尔滨,凡组织或进...
2023-04-17 11:46:09 -
和硕宗教医学
蒙古族,医学,毡房,世纪,卫拉特蒙古十七世纪之前信奉萨满教,后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至今即信奉黄教喇嘛教。由于卫拉特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扎雅班迪达的奔走传教,黄教在卫拉特蒙古族地区确实得到了推广。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的确起到统一思想和行动,协调彼此关系,增强内部团结的作用。卫拉特各部落前后建起寺庙而且各地信教者都有密切往来。和硕特各部落常有人到西藏、青海向班禅及其主持的寺庙布施。通过宗教的交往,便有了文化融汇。还产生了传统的蒙医、蒙药也发...
2023-04-17 11:44:08 -
哈尔滨的民俗
北方,单位,世纪,大观园,日常食俗哈尔滨市居民以汉族为主,其中多为山东与河北省移民。旧时的哈尔滨,外国侨民比例较多,其中俄侨占多数。外侨生活方式与习俗对哈尔滨人的文化、饮食习俗有一定影响。哈尔滨人旧时多以大饼子(玉米面贴饼子)为主食。原当地居民喜食大馇子、小米饭和炖菜;山东人喜吃面食和鱼;河北人喜食米饭,爱喝高梁米粥。哈尔滨人受少数民族饮食习俗影响,喜欢吃黏糕和黏豆包、“列巴”(一种大面包)、红肠等,喜欢喝&l...
2023-04-17 10:53:58 -
柯尔克孜民俗
传统文化,阿克陶,阿合奇,乌恰,克孜勒苏是以柯尔克孜族为自治民族的、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州。从天山南脉的阿合奇到帕米尔高原的乌恰、阿克陶,各民族古老而丰富的传统文化在这绵延500多公里的土地上荟萃、积淀、融合,形成独特的文化长廊,点缀在千山万水之间,犹如一幅西部民俗风情画卷,充分展现着三大文明(华夏文明、希腊文明、印度文明)、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印欧语系)所蕴育的奇光异彩。...
2023-04-17 10:35:37 -
伊犁诺茹孜节
丰盛,松柏,维吾尔族,伊犁,诺茹孜节是一个十分古老的传统节日。在新疆,凡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都过这个节。“诺茹孜”一词来自古伊朗语,意为“春雨日”。相当于伊朗古太阳历的每年三月二十二日,也即公历3月22日。达一天相当于汉族的春分,故而“诺茄孜”节也叫迎春节。维吾尔族在信奉伊斯兰教以前,崇拜天神、日神、月神、星神、水神、地神、火神(灶神)、祖先神等。在他们看来,星神...
2023-04-17 10:32:28 -
乐出昆仑
世纪,中原,音乐,山下,据公元3世纪的《吕氏春秋》的《古乐篇》记载,很早很早以前,黄帝令他的大臣伶伦制定乐律,伶伦便到了大夏国西边的昆仑山下,在山北面的懈溪之谷砍了12根竹子,做成了12根管子。管子做成了,一吹便可以发出声音来,但那声音很不和谐。这时,飞来了一对凤凰,凤叫了6声,凰叫了6声,异常美妙动听。于是,伶伦便根据凤凰的鸣叫声制成了12根律管。伶伦回到中原后,按12根律管的音高铸了12口钟。从此,人们才有了创作乐曲和演奏音乐的规范...
2023-04-17 10:24:06 -
迟来的伊斯兰教
世纪,和卓,汗国,清真寺,伊斯兰教于10世纪传入新疆的喀什噶尔,接着便自西而东、由南往北地迅速推进着。而伊斯兰教在哈密地区的传播,可以说是姗姗来迟,大约在15世纪初。14世纪中,哈密虽然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但都不是本地人,而是从阿拉伯等伊斯兰国家来哈密寄居的商人,或从改信了伊斯兰教的南疆及吐鲁番来做生意的畏兀尔人。他们久住哈密,就成了哈密的土著。明代洪武十四年(1381),哈密派往明朝的第一位使臣就是回回阿老丁。据《明史》记载,&ldq...
2023-04-17 09:21:47 -
梁实秋与火腿
金华火腿,江南,北方,烟熏,从前北方人不懂吃火腿,嫌火腿有一股陈腐的油腻涩味,也许是不善处理,把“滴油”一部分未加削裁就吃下去了,当然会吃得舌矫不能下,好像舌头要粘住上膛一样。有些北方人见了火腿就发怵,总觉得没有清酱肉爽口。后来许多北方人也能欣赏火腿,不过火腿究竟是南货,在北方不是顶流行的食物。有些的北方餐馆作菜配料,绝无使用火腿,永远是清酱肉。事实上,清酱肉也的确很好,我每次作江南游总是携带几方清酱肉,分馈亲友,无不赞美。只是清酱肉要...
2023-04-17 09:17:40 -
布尔津锡伯族—西迁节和抹黑节
锡伯族,伊犁,世纪,西迁节,西迁节是锡伯族人民不可忘记的民族节日。在16世纪之前,锡伯族先民世世代代生活在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大草原上。18世纪中叶,清朝政府从盛京(沈阳)等地征调锡伯族官兵1018人,连同他们的家属共3275人,由满族官员率领,西迁新疆的伊犁地区进行屯垦戍边。这一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日,西迁新疆的锡伯人和留居东北的锡伯族男女老少,聚集在盛京的锡伯族家庙——太平寺,祭奠祖先,聚餐话...
2023-04-17 09: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