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芦笙舞——滚山珠

  滚山珠芦笙舞,在多次的芦笙舞表演中,堪称一颗璀璨的高原明珠,她集芦笙吹奏,舞蹈表演,杂技艺术为一体。头戴野鸡翎帽,身着绣花白褂,脚着麻耳草鞋,或时以头为足、或时以人攀肩,在盛满水的碗与碗之间,边吹芦笙边进行舞蹈技巧表演,被国家文化部领导赞为贵州高原明珠。

  滚山珠原名为地龙滚荆,以叫滚地龙。苗语叫子罗多,是苗族芦笙舞中的一个优秀节目。

  传说远古时期,苗族人民的祖先,在大迁徙途中,来到黑洋大箐。道路坎坷,荆棘遍野,英勇的苗族青年们为了给父老们开辟一条通道,就有自己矫健的身躯从荆棘林中滚出一条路,让父老们胜利通过,到达黑洋大箐安家落户。人们为了纪念这些青年的功绩,就模仿他们用身躯滚倒荆棘的动作,编成芦笙舞,取各地龙滚荆,再现当年这一群群苗族青年披荆斩棘,克服创业中种种艰难,使之代代相传。地龙滚荆以前动作比较单一,古朴稚拙,以再现当年年轻人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为主,一人数人均可表演。表演时用6支长约30厘米木制梭镖,镖头插入地下,围成一个直径约1.2米的圆圈,或用6只对顶的饭碗摆成圆圈代替镖头亦可,表演者必须手持芦笙一边吹奏,一边跳跃,围着梭镖或水碗翻滚,碗中水不能倾泻,这样的表演难度极大。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人们逐步将生产和生活中的一些生动技巧,融汇到芦笙舞蹈中,不断改进完善。

本文由'语林小郎君'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