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丰铜鼓十二则声声传情
上千年来,每逢寨子里的喜庆节日、婚丧嫁娶等,贞丰县龙场镇对门山村,铜鼓都会一次又一次奏起,远至5公里外的地方都能听到它清脆的鼓声……
这个布依族占60%的寨子里,有两面铜鼓,是村民的“宝贝”,分别由两个姓氏家族代代相传。其中余家保存的铜鼓稍大,通高35.5厘米,面径55厘米,重23公斤,鼓面上的花纹已经模糊。
村民余雁伟说:“这个宝贝一直被家族妥善相传, 因为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曾经有个长辈每天晚上都把铜鼓放在床边睡觉,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打铜鼓的‘歪主意’。”
即便是现在,铜鼓也不轻易给外人看。
铜鼓属唐末灵山型铜鼓中的晚期作品,有上千年历史,其铜鼓十二则为贞丰布依族所独有。据《贞丰县志》记载:“取用铜鼓时,要用一吊谷穗去请,并用黑布包好不让其露面,传说以防途中趟水过滩时,铜鼓会跃入水中与龙王打斗。”
每当铜鼓奏起时,男的一排,女的一排,歌词则随心而唱,打击者根据不同的情况奏出不同的调子,用节奏来表现喜怒哀乐。节日使用铜鼓主要在农历正月和七月间,将铜鼓悬挂在大树下或堂屋中央,多数情况由寨长、族长等击鼓为乐。一方面是表达节日中欢快愉悦或喜庆丰收的热烈气氛;另一方面是教习本寨及家族年轻人演奏十二则。亲友得知老人亡故的噩耗前来吊丧时,也必须敲击铜鼓十二则,表达悲伤之情。
如今,只要铜鼓一奏起,不仅是布依族,远近的各族乡亲都会前来凑热闹。不过可惜的是,现在村里只有几个人懂得铜鼓十二则了。
村里的老人讲:“铜鼓十二则是家族中老一辈秘传下来的,学习演奏十二则时老人一边念口诀,一边教演奏,以口传手授的方式延续下来。”而且,铜鼓及十二则还有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矩,至今仍然保留这一传统习俗。
余雁伟就是40多岁的时候,在老父亲的要求下学会铜鼓十二则的。“现在年轻人都出外打工了,不过等他们回来时还得学,这是祖上传下来的传统。其实打击铜鼓并不难,只要两只手能配合,只要识文化,都能学会。”
铜鼓十二则的调子千年不变,依然保存着古老的传统。这里的布依人依然保持着千年的“老规矩”,其古老的魅力依然为这里的人们所津津乐道。
本文由'华清慧捷'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