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饮酒习俗
花雕酒,继承,绍兴,混合,http://www.tech-food.com2005-1-1中国食品科技网南方的“女儿酒”,最早记载为晋人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说南方人生下女儿才数岁,便开始酿酒,酿成酒后,埋藏于池塘底部,待女儿出嫁之时才取出供宾客饮用。这种酒在绍兴得到继承,发展成为著名的“花雕酒”,其酒质与一般的绍兴酒并无显著差别,主要是装酒的坛子独特,这种酒坛还在土坏时,就雕上各种花卉图案,人物鸟兽,山水亭榭,等到女儿出嫁时 ...
-
全国各地喝酒习俗
醉鸡,绍兴,豆腐,臭豆腐,http://www.tech-food.com2010-7-12中国食品科技网袁枚《随园食单》里“戒纵酒”篇所言:“所谓惟酒是务,焉知其味,前治味之道扫地矣。”只顾一味喝酒,妄对精心烹制的美味,袁才子主张边品尝美味边喝酒,或先尝过菜品再放开量喝。“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饮酒斟过了三遍,各味菜肴已然尝过,品酒更品菜,多么惬意!寻常百姓喝酒,酒类品种、地域习俗不同,对酒菜的选择各有千秋。京城的“老北京”喝 ...
-
姒姓渊源
绍兴,研究员,绍兴市,子孙,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姒姓可以说是一个小姓氏,分布在各地的姒姓后裔不足2000人。据史料考证,姒姓是一个有着4000多年历史的姓氏。姒姓的祖先是被世人千古传颂的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大禹也是华夏民族杰出的圣祖。据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告成后,在江南会集诸侯,计功行赏。大禹去逝后,葬在浙江省绍兴市的会稽山。大禹,姓姒,号文命,生于公元前2277年,卒于公元前2213年,享年64岁。《绍 ...
-
大禹陵
大禹陵,江南,绍兴,重建,大禹陵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郊的会稽山山麓,是4000多年前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大禹陵坐东朝西,由禹陵、禹祠、禹庙三大建筑群组成,三者皆在一地,后二者因前者而产生,如以建筑而论,当首推禹庙。据文献记载,尧舜时代,洪水泛滥,人民深受其害,禹受命治水,“八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苦心劳身,历尽艰辛,终于治平洪水;继而大会诸候于会稽,计功封赏,死后葬于会稽山。禹子启即位后,每年春秋派人祭禹,并在南山上建了宗庙,禹 ...
-
绍兴酒的那些别名雅号
别名,绍兴,老酒,驱风,绍兴酒在三千余年的发展史上,曾有许多别名雅号,它们或直露通俗,或含蓄隽永,生动地表现了绍兴酒的特征和在群众中的影响。今辑录一些,以飨读者。老酒:绍兴酒的品性是越陈越香,越陈越醇,“陈”就是“老”的意思,所以绍兴酒的最普遍的称呼是“老酒”。陆游的好友范成大在《食罢书字》一诗中有“扪腹蛮茶快,扶头老酒中”之句,他自注:老酒,“数年酒,南人珍之”。可见老酒之名在南宋已盛行。名士:清代著名诗人袁枚,自称性不近酒但深知酒味 ...
-
话梅与黄酒
绍兴,北京,条件,清酒,曾经有一段时间,不少人喝黄酒都要加话梅和姜丝,认为这才显得内行和时尚。这种喝法最初来自于台湾,之所以这么喝,原因与我们想的不同。黄酒行家都知道,做酒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好水;第二是充满微生物的空气;第三是温湿气候。没有这三个条件做不出好酒。事实上,一个地方之所以能出好酒,是由这个地方的物产、气候、地理整体环境所决定的,离开这个整体,酒是酿不出好味道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台湾酿造的仿绍酒。1949年,一批绍兴酿酒师 ...
-
茴香豆 绍兴知名的“闲食”
绍兴,顾客,老酒,同兴,茴香豆原是绍兴民间比较普遍的“闲食”,由于价廉物美,经济实惠,逐步被城乡酒店作为四季常备的“过酒坯”,儿童、妇女也愿花点零钱一饱口福。因而茶馆、小摊也乐于这种小本经营,逐渐成为有浓郁乡土气息的风味特产。茴香豆酥软清鲜,香味浓厚。茴香豆表皮起皱呈青黄色,豆肉熟而不腐、软而不烂,咀嚼起来满口生津,五香馥郁,咸而透鲜,回味微甘。民间认为茴香豆“入肚暖胃”,越嚼越有味,因而有“桂皮煮的茴香豆,谦裕、同兴好酱油,曹娥运来芽 ...
-
绍兴人的生岁茶俗
绍兴,馒头,子孙,婴儿,绍兴人在生育和寿诞时的茶俗中,大致上有祀神和待客两类。剃头酒中的茶俗绍兴习俗,婴儿满月要剃头,剃头时要祀神、祭祖,为“剃头酒”,宴请至亲好友。剃头要拣吉时,一般先焚香点烛礼神,供奉福礼和“十盘头”,“放生鲤鱼”,两旁罗列“三茶六酒”,由亲娘抱着婴儿叩谢神明。然后开始请理发匠为婴儿剃头。因胎发极其软弱。凭理发师傅的师传经验,先用一盅白酒代水给婴儿润发,再用剃头刀轻轻剃成瓦爿头,或在脑后留一撮胎发,形如鸭尾巴,称为“ ...
-
镇远:沉淀着的美丽
镇远,绍兴,舞阳,中河,静静的舞阳河跨过千山万仞,在中河山脚、青龙洞下来了一个温柔的S形大拐弯,2000多年前,人类以欣喜的眼光选择在这里扎根。于是,房屋在河两岸竖起,码头在此驻守,千百年的悠悠光阴伴随着那弯河水的流淌,从不停息地演绎了多少人生的欢歌与悲情。一直很喜欢镇远,因为喜欢,所以前前后后去了多次。小小的一镇,宛若玉带的舞阳河绕城而过,蜿蜒曲折的古城垣固卧在石屏山上,还有那斑驳的古桥,古老的街道,进入视野的景致无不饱含着苍翠而古朴 ...
-
绍兴霉干菜焖肉 周总理用来款待尼克松
绍兴,百事,又称,年在,绍兴霉干菜焖肉这个菜是从客家菜“梅菜蒸肉饼”处化出来的。客家菜的“梅菜蒸肉饼”里的梅菜,是用芥菜心腌的,梅菜是广东惠州的特产,又称为“惠州贡菜”。客家菜里用到梅菜的菜肴很多,梅菜蒸肉饼是家常菜,梅菜扣肉就可以上宴席,其它还有梅菜蒸鱼尾,梅菜蒸牛肉,还可以煮汤。霉干菜是绍兴特产,早在《越中便览》中就有记述:“霉干菜有芥菜干、油菜干、白菜干之别。芥菜味鲜,油菜性平,白菜质嫩,用以烹鸭、烧肉别有风味,绍兴居民十九自制。 ...
-
八大菜系之浙菜
浙菜,温州,绍兴,海鲜,浙菜代表“龙井虾仁”浙菜:即浙江菜系,以杭州菜为代表。浙江菜系各地风味比较统一。主要流行于浙江地区。和江苏菜系中的苏南风味、安徽菜系中的皖南、沿江风味较近。浙江菜有悠久的历史,它的风味包括杭州、宁波,绍兴,温州等地方的菜点特色。杭州菜重视原料的鲜、活、嫩,以鱼、虾、时令蔬菜为主,讲究刀工,口味清鲜,突出本味。宁波菜咸鲜合一,以烹制海鲜见长,讲究鲜嫩软滑,重原味,强调入味。绍兴菜擅长烹制河鲜家禽,菜品强调入口香绵酥 ...
-
品味黄酒
北京,中国,市场,绍兴,酒请日本淑女小酌,问她:喝啥呦?她欠身客气一番,遂说:黄酒吧,加青梅。她甚至还知道干型的元红配海蜇皮、半干型的加饭配大闸蟹、半甜型的善酿配烤鸭、甜型的香雪配水果色拉……看来日本人对黄酒的喜欢和精到实在不亚于江浙沪闽人。据说绍兴黄酒是最能在日本超市里大行其道的中国货之一,现在塔牌在日本的日销量达到一万瓶以上,古越龙山和会稽山也开始起势了,夏天销量也不减,日本人喜欢冰镇了加柠檬喝。有日本人甚至在虹桥开了个黄酒吧,蓝布 ...
-
“王者之香”——兰花
华南,西南,价值,绍兴,兰花为多年生草本,单子叶植物。根长筒状。叶自茎部簇生,线状披针形,稍具革质,2至3片成一束。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是一种以香著称的花卉。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具高洁、清雅的特点。古今名人对它品价极高,被喻为花中君子。在古代文人中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绍兴是兰花的故乡。兰花通常分为中国兰和洋兰两种,兰花源产我国,故称中国兰。中国兰主 ...
-
宁波人八月十六度中秋
绍兴,京城,十五中,宁波,每年夏历八月十五日夜晚,举国上下,家家户户都要畅叙一堂,共赏明月,同食月饼,欢度中秋佳节,以享天伦团圆之乐。可是浙江省宁波地方欢度中秋节,却不是八月十五,而是八月十六,说起原由,还有一段故事哩。传说,南宋宁宗所有时候,有位宰相名叫史弥远,是明州人。他权势日盛,专权多年,是向金求和的主要人物。但他热爱故土。每年夏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总要从京城临安赶回宁波,与亲属团聚,与民同乐,一起赛龙舟,赏明月,吃月饼,共庆团圆 ...
-
乞巧七夕情人节的传统习俗
野花,绍兴,巧果,莲蓬,七夕节最普遍的习俗,就是妇女们在七月初七的夜晚进行的各种乞巧活动。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个地区的乞巧的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在山东济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动很简单,只是陈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结网于瓜果之上,就意味着乞得巧了。而鄄城、曹县、平原等地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 ...
-
莲花落
省新,绍兴,音乐,莲花落,莲花落,是绍兴的地方曲艺,在清末时出现。一般都是三人一组演出,早先无丝竹伴奏,由一人主唱,一人打板,另一人和打板者一起帮腔,为之接腔。后因接腔形式不便于演唱整本节目,开始采用四胡伴奏,改为一人主唱,一人拉四胡,一人打扳。主唱者手持三翘扳,在音乐“前奏”及“间奏”中打扳击节。主唱者有时与伴奏者对白问答,或有伴奏者帮腔撙调,形式活泼。经常演出的节目有《回娘家》、《闹稽山》、《珍珠塔》等。现在莲花落的唱腔与早期相比, ...
-
越剧
流行,嵊县,绍兴,湖一,清同治年间(1862-1874),嵊县农村出现“落地唱书”,以[四工合调]说唱《养媳妇回娘家》、《蚕姑娘》之类的短篇农村故事,很快流行当地并逐渐传至杭、嘉、湖一带,形成长于叙事的新调[吟哦调],开始说唱《赖婚记》、《金龙鞭》等长本书。光绪三十二年(1906)春节期间,嵊县农村6名艺人首次化妆登台,演出《十件头》、《赖婚记》、《倪凤扇茶》,因只用笃鼓、檀板按拍击节,的笃之声不断,故称“的笃班”或“小歌班”,渐次衍变 ...
-
绍剧
流行,音乐,绍兴,豪放,绍剧即绍兴乱弹,俗称绍兴大班,兴起于清康熙年间,流行于绍兴、宁波、杭州、嘉兴、湖州及上海一带。绍剧著名剧目《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拍成电影后,先后发行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绍剧名扬海内外。绍剧是一种古老的剧种,源出于秦腔,受到戈阳腔、赣剧、徽戏等剧种的影响,并吸收了流行于绍兴地区的余姚腔、新昌高腔以及民间戏曲的特色,逐步发展成为绍兴乱弹。新中国成立后,绍剧的剧目、音乐唱腔和表演艺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绍剧的 ...
-
绍兴的石桥营道技术
石桥,绍兴,古桥,价值,绍兴八字桥绍兴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古为越国都城,境内水道纵横,有水乡水城之誉。因水而有桥,因桥必有景,美名桥乡。绍兴最早的桥梁,见之于史籍记载的为灵汜桥,始建于越王句践之时。此后,历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至清,代有新建,代有重建。据清光绪癸巳(1893)绘制的《绍兴府城衢路图》所示,当时城内有桥梁229座,城市面积为7.4平方公里,平均每0.0231平方公里就有桥一座,与世界闻名的水城意大利威尼斯相比较, ...
-
朱熹两妾为尼姑,让母亲吃陈米
中国,著作,绍兴,云谷,朱熹朱熹平生提倡理学,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在中国,有专家认为他确立了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家境穷困,自小聪颖,弱冠及第,中绍兴十八年进士,历高孝光宁四朝。于建阳云谷结草堂名“晦庵”,在此讲学,世称“考亭学派”,亦称考亭先生。承北宋周敦颐与二程学说,创立宋代研究哲理的学风,称为理学。其著作甚多,辑定《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为四书作为教本。寿终正寝之后,朱熹被人端到了孔庙,和孔夫子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