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烧猪与广州婚俗

    烧猪与广州婚俗

    人为,证明,岭南,男家,烧猪,在广州的旧式婚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旧俗把结婚的次早,叫做三朝,新娘要入厨房煎粉团(俗叫薄撑),然后就做妥后,回房更衣,然后就回家去了。是日男家必须备办许多的烧猪,送到女家去,这才证明新娘是白璧的处女!(按:烧猪在广州风俗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女子的贞与否,全视有没烧猪吃;没有烧猪的,还会闹起纠纷来。对于男女双方这是一件很难过的事。因而,就有一种婆子,专门配制一种药给女子吃,叫做装猪。)俞溥臣的《荷廊笔记 ...

  • “春天的庆典”奏响鹏城

    “春天的庆典”奏响鹏城

    红旗,激情,音乐,岭南,昨晚,春天的庆典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专场音乐会在深圳音乐厅隆重举行。整场音乐会以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为主题,深情歌颂了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壮举,市领导白天、王京生观看了演出。昨晚8时,音乐会在经典乐曲《红旗颂》熟悉的旋律中拉开帷幕。近百人的大型交响乐队,70余人的混声合唱团,壮观的演出阵容令观众惊叹。在深圳交响乐团首任音乐总监张国勇激情澎湃的指挥下,《红旗颂》大气磅礴、热情奔放的曲风被演绎得淋漓 ...

  • 岭南人的鸡崇拜 无“鸡”不成筵

    岭南人的鸡崇拜 无“鸡”不成筵

    岭南,时代,波罗,购买,岭南人认为,鸡是由凤变来的,凤被视为神鸟,那鸡也自然象征着好运。而且,“鸡”又和“吉”同音,所以也是吉祥之鸟。广州人在庙会上,通常会买一只波罗鸡带回家,保一家人幸福安康…在岭南人看来,鸡是可敬的禽鸟。因为中国人的祖先早就认定了这一关系,古人认为,鸡是由阳气积聚而成,所以以五行推算,鸡是“日之精”,而传统意识认为岭南是鸡栖息的地方。鸡也因此而被神化,成为神圣的光华所在,于是,鸡成了大吉大利的、为人们所崇敬的物体了。 ...

  • 大寒节气有哪些习俗?

    大寒节气有哪些习俗?

    白斩鸡,腊八粥,岭南,白胡椒粉,2014-1-1715:43:00中国食品科技网大寒是我国二十四节气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人们常说“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言外之意,大寒已非常冷。实际上,大寒仅与小寒相对,它们都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因“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有的地区大寒温度并不比小寒温度低,大寒仅表明了古人看待寒冷气候变化的一种趋势。大寒节气,全国各地农 ...

  • 粤人社发2011年237号文(粤人谷)

    粤人社发2011年237号文(粤人谷)

    粤人社发2011年237号文(粤人谷),,粤人社发2011年237号文,粤人谷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全国高校粤语文化社团联盟(简称粤盟)成立于2010年,是广东学子自发成立的非盈利非官方虚拟组织。2、联盟以“引领粤语文化社团,推动岭南文化传承和传播,找回失落的本土”为使命,坚信“资源共享,交流互助,共同成长” ...

  • 落雨大水浸街粤语原唱歌词意思(落雨大水浸街歌词)

    落雨大水浸街粤语原唱歌词意思(落雨大水浸街歌词)

    落雨大水浸街粤语原唱歌词意思(落雨大水浸街歌词),,落雨大水浸街粤语原唱歌词意思,落雨大水浸街歌词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落雨大水浸街《落雨大》是广东,广西粤语(白话)地区尤其是广州市区内代代相传的童谣,《落雨大》和另一首岭南童谣《月光光》都是两广白话地区几代儿童们必唱的儿歌,小时候妈妈或奶奶都会教牙牙学语的小 ...

  • 洪家拳

    洪家拳

    步幅,白鹤,岭南,系统,洪家拳,俗称洪拳,南拳拳种之一。相传已有30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广东流行甚广,是广东“洪、刘、蔡、李、莫”五大拳之首。其流传区域亦广,如四川、湖北、湖南、广西、陕西等地,在香港、澳门、澳洲、美国、加拿大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也颇有影响。据说系清代民间秘密结社洪门假托少林所传习的一种拳术。洪门相传创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另传起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明将郑成功在台湾创立的“金台山”,该组织以明太祖朱元漳年号 ...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羞花杨贵妃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羞花杨贵妃

    花园,缢死,岭南,梨园,羞花贵妃醉酒719~756年,唐代蒲州永乐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选入宫中,着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百官竟相仿 ...

  • 琴派的形成

    琴派的形成

    文字,条件,岭南,学习,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武术舞蹈,同一主题,出自不同的创作者或演绎者,也给人不同的感觉。古琴文化亦如此。琴文化本身就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艺术,不同地域、不同师承的琴家的风格彼此都不相同。同一地域、同一师承的琴家的风格也是各有特点而不尽相同。同一曲目,不同的琴家就会有不同的理解,而形成不同的风格。所以,在琴的领域,也同样有流派之说。所谓流派,是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这里所说的派别,是指依照共同的义理或风格而探讨学习的不同 ...

  • 苏轼的饮酒情结

    苏轼的饮酒情结

    黄州,岭南,东坡,支持,苏轼人本豁达,喜欢交朋结友,日常应酬很多。迎来送往,免不了觥筹交错,华屋绮筵,亲友小聚,苏轼不可能不喝酒。《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湖楼醉书》……仅由这些诗题看,苏轼就是会饮酒的,而且渐渐有了酒瘾。他在《答李邦直》中写道:“径饮不觉醉,欲和先昏疲。”苏轼很喜欢与友人聚饮,他在《超然台记》中写道:超然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只要大家志趣相投,“铺糟啜醨,皆可以醉, ...

  • 蛋家 岭南水乡的符号

    蛋家 岭南水乡的符号

    岭南,避风塘,小桥,村里,蛋家是广东、广西和福建一带一种以船为家的渔民的统称。清初学者屈大均在他的《广东新语》一书中解释说:“诸蛋以艇为家,是曰蛋家。”而根据传统的说法,蛋民所乘的艇像一只鸡蛋对半剖开,上盖以篷,故名“蛋蜓”;主人以艇为家,所以叫作“蛋家”。蛋家渔港疍民的生存史料记载,中国古代南方聚居的民族,商以前为苗、黎族,春秋以后为越族、百越族,岭南称南越族。据此,当年茅岗村民应是南越族的一支。也有专家认为,高要水上居民的旧址,属于 ...

  • 中国盆景的历史

    中国盆景的历史

    中国,岭南,继承,公元前,中国盆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现知考古、文献记载:中国盆景起源于东汉(25-220年),形成于唐(618-907年),兴成盛于明清(1368-1911年)。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虽然集居城市,仍然留恋、酷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为适应需要产生“囿”、“苑”,发展形成“自然山水园”;产生“画”,发展形成“自然山水画”;产生“盆栽”,发展形成“盆景”。三者随着人类的社会活动、 ...

  •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羞花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羞花

    开元,梨园,岭南,缢死,贵妃醉酒719~756年,唐代蒲州永乐人(西华阴县人)。通晓音律,能歌善舞。最初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寿王的王妃,唐玄宗见杨玉环的姿色后,欲选入宫中,着为女道士,号太真。天宝四年(745)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时玄宗年六十一,贵妃年二十七)父兄均因此而得以势倾天下。贵妃每次乘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亲至执鞭,贵妃的织绣工就有七百人,更有争献珍玩者。岭南经略史张九章,广陵长史王翼,因所献精美,二人均被升官。于是, ...

  • 中元节的客家风俗

    中元节的客家风俗

    岭南,长汀,糍粑,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中元节,岭南一带叫“鬼节”,也叫“盂兰节”。然而,有些客家人的中元节却是七月十四日。为什么呢?一说是宋代末年人们正准备过节时,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普度,以避兵扰。从那以后,人们就习惯于七月十四这天过节。二是来自闽西永定洪坑。传说当年有林氏两兄弟,分居洪坑、岩太两地,为报老母养育之恩轮流奉养之法,议定端午、重阳、中元三节提前一日在洪坑母亲处过,以尽孝心,如此几年竟成 ...

  • 海南琼剧艺术

    海南琼剧艺术

    红梅,四大,流行,岭南,琼剧,亦称琼州戏,海南戏,是海南岛大众百姓和海外华侨十分喜爱的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剧种。她历史悠久,和粤剧、潮剧、汉剧同称为岭南四大剧种,属南戏一支。据史书记载,在明未清初,当地百姓已流行用土语演戏,这土戏就是琼剧的前身。其后,它吸收闽南戏,广东潮州正音戏和海南民歌、道坛乐曲而逐步形成了琼剧,琼剧诞生后,主要流行于海南岛各县,清咸丰至光绪年间,开始向海外和国内一些地区传播,雷州半岛也十分流行,其后随华侨出洋流入新加 ...

  • 黎族概况

    黎族概况

    黎族,澄迈,岭南,海南省,民族概况黎族是我国岭南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海南省中南部的琼中县、白沙县、昌江县、东方县、乐东县、陵水县、保亭县、通什市、三亚市等七县二市之内,其余散居在海南省的万宁、屯昌、琼海、澄迈、儋县、定安等县。由于分布地区不同和方言、服饰等的差异,其自称有“伴”、“岐”、“杞”、“美孚”、“本地”等。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黎族人口数为1247814。使用黎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不同地区方言不同。 ...

  • 毛南族概况

    毛南族概况

    毛南族,环江县,岭南,都安,人口为107166人。民族概况毛南族也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虽然毛南族人口较少,但他们却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闻名于世。毛南人大部分居住在以茅难山为中心的环江县上南、中南、下南一带,下团六圩是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另有少部分人分散居住在南丹、都安等县。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毛南族人口数为107166。毛南人使用毛南语,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本民族文字。由于长期和壮族、汉 ...

  • 壮族概况

    壮族概况

    壮族,批准,岭南,统计,民族概况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族称来源于部份壮族的自称“布壮”。此外,还有自称布侬、布土、布样、布斑、布越、布那、侬安、布偏、土佬、高栏、布曼、布岱、布敏、布陇、布东等20多种。建国后,统称为僮族。1965年根据周恩来的提议,经国务院批准,将“僮”改为“壮”。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壮族人口数为 ...

  • 最古老的运河之灵渠

    最古老的运河之灵渠

    灵渠,南渠,岭南,运河,灵渠是中国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古运河。又名湘桂运河、陡河、兴安运河。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境内。灵渠全长37公里,建成于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由铧嘴、大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和陡门组成。灵渠设计科学,建造精巧。铧嘴将湘江水三七分流,其中三分水向南流入漓江,七分水向北汇入湘江。秦统一六国后,向岭南用兵,秦始皇二十八年,派监郡御史禄凿灵渠运粮。它沟通了湘江和漓江,由于历代不断增修改进,技术逐步完善 ...

  • “赛歌择婿”:壮族盛大的“歌节”

    “赛歌择婿”:壮族盛大的“歌节”

    壮族,青年,岭南,又称,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一个民族,有人口15489630人。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他们的主要聚居地。此外,广东、贵州、云南、湖南等省也有分布。壮族聚居区地处岭南西部,地形奇特,山青水秀,自然景观十分美丽。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热带、亚热带作物。农产品有水稻、玉米、薯类等。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壮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曼”、“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