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今日肠套叠的症状表现为(肠套叠的那些事)

大家好,健康小林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肠套叠的症状表现为,肠套叠的那些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肠套叠是由于某段肠管进入相邻肠管而引起的一种肠梗阻。这种病在中国发病率很高,远高于欧美。

中医早在明代就知道这种病,对其症状也有详细的记载。亨特在18世纪描述了这种疾病,1913年,拉德首次成功地使用了荧光灌肠剂。目前对于肠套叠的治疗,国外普遍采用钡灌肠整复法,对于后期或整复失败的采用手术治疗。

近年来,非手术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手术死亡率不断下降。但仍有因诊断过迟、肠坏死、中毒、休克、高热衰竭、偶见空气或钡剂灌肠穿孔而导致的死亡。

[发生率]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发病率不同。其发病率占存活新生儿的1.5 ~ 4 。

(1)性别很多报道证明男性多于女性,约1.5 ~ 3: 1,最高为3.9: 1。

(2)年龄虽然肠套叠偶见于成人或新生儿,但以1岁以下的婴幼儿最为常见。据报道,约60 ~ 65%的病例小于1岁,高峰期为4 ~ 7个月。2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5岁以后非常少见。新生儿肠套叠约占本病的9.3%,且多伴有肠道闭锁。

(3)季节性肠套叠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但发病集中在春末夏初;这可能与腺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和肠道淋巴系统感染有关。据统计,约10 ~ 30%的患儿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人认为该病多发生在营养好、超重的婴儿身上;然而,调查结果并不完全支持这一结论。

(四)遗传最近有关于肠套叠与家族关系的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有47个家族,肠套叠的发生率约占肠套叠总数的1/145 ~ 1/13。不同地方的报道差异很大。

【原因】

肠套叠的原因仍然不明。成人肠套叠约80 ~ 90%可发现器质性病变,大部分由肿瘤引起。然而,只有不到8%的孩子能发现器质性疾病。其中,美克尔憩室居首位,其次为息肉、血管瘤、腹型紫癜、胰腺细胞异位、淋巴瘤、肠囊肿、阑尾内翻等。对于无器质性疾病患者的发病原因众说纷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的情况,其中一些可能只是诱因。

(1)饮食变化和食物刺激婴儿时期,肠道未能立即适应新添加食物的刺激,导致肠道功能障碍,促使某段肠管插入另一段肠腔。婴儿肠套叠多发生在4 ~ 10个月龄之间,正好是给婴儿添加食物的时候,所以两者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二)局部解剖因素。大量文献证实,约95%的婴儿肠套叠发生在回盲部,因此我们不得不考虑该病的发生与回盲部的局部解剖因素有关。婴儿内脏发育尚未完全,近50%的婴儿盲肠活动,而成人只有17%的盲肠尚未固定。90%的回盲瓣呈唇形伸入盲肠,长度超过1cm。此外,该区域淋巴组织丰富,受到炎症或食物刺激后,容易导致水肿和肥大。肥大的回盲瓣在肠蠕动时被向前推,或肠壁被牵拉形成肠套叠。

(三)植物神经因素有人提出,肠套叠的发生是由于交感神经发育迟缓,自主神经系统调节失调所致。

(四)因各种原因刺激引起的痉挛因素,如食物、炎症、腹泻、细菌或寄生虫毒素等。引起肠痉挛、运动障碍或逆蠕动引起肠套叠。

(5)肠套叠时回肠末端集合淋巴结的增生性肥大,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和pr

(七)免疫反应因素75% ~ 85%的肠套叠发生在1岁以内,这只是因为免疫功能不健全,免疫球蛋白处于较低水平。所以,除了前述因素外,还应该认为肠套叠的发生与患儿的免疫功能有关。

(八)内分泌因素我国用King's法测定了105例肠套叠患儿的血清胃泌素含量,发现明显高于正常和非肠套叠小肠梗阻患儿。

虽然上述许多因素都可以找到客观依据或通过动物实验得到证实,但除少数器质性疾病外,大多数儿童肠套叠的病因仍难以确定。

【临床表现】

(1)腹痛是最早的症状,发作突然,焦虑不安。腹痛呈阵发性,每次持续数分钟,但间隔10~20分钟后反复发作。时间长了,病童筋疲力尽,进入无力挣扎的半睡眠状态。肠套叠中腹痛占90%以上。

(2)呕吐约80%的病儿呕吐出乳汁、乳块或其他食物。呕吐次数不多,胆汁逐渐吐出,晚期含粪便。

(3)血便一般在发病后8~12小时排出,为粘稠的果酱样大便。有时是绛血,说明肠壁受损严重,做非手术复位时要特别小心。仅有约30%的患者自然排出血便,而约60%的患者通过肛门指诊或插入肛管发现血便。所以常规肛门检查,90%左右可以发现便血,对诊断很有帮助。

(4)早期腹部检查。当孩子安静地躺着时,需要检查腹肌松弛情况。75%左右的孩子可以摸到香肠状的肿块,略硬,有韧性感。大多数位于右上腹部肝缘下。儿童触摸肿块时会感到不适,有时腹部肌肉会有反应和紧张。因为后期腹胀明显。

  (五)全身情况早期患儿一般情况良好,体温脉搏正常。24小时后随着症状加重,病情逐渐恶化,小儿表情淡漠、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全身呈严重脱水,体温升高至39℃以上,脉率加快,48小时后因腹胀严重,膈肌抬高,影响呼吸。发生肠坏死后出现腹膜刺激征,腹肌紧张。患儿全身中毒症状不断加重,脉搏细速,高热40℃以上,昏迷、休克、衰竭以至死亡。

  (六)儿童肠套叠的特点一般说来,儿童肠套叠与婴儿肠套叠的区别不大,但年龄越大,发病过程多较缓慢,呈亚急性肠梗阻的症状。腹部绞痛和腹部包块多见,但呕吐、便血较少。据统计,儿童肠套叠便血约占40%左右,而婴儿肠套叠出现便血者有80%以上。在全身情况方面,儿童肠套叠发生严重脱水、休克者少见。

  【治疗】

  (一) 非手术疗法:可获得70%-90%的整复成功率。

  1、空气灌肠:在我国广泛开展,成功率较高。

  2、非透视下空气灌肠:现以较少使用,适合基层医院缺乏影像设备时应用。

  3、钡剂灌肠:欧美较为常用。

  4、B超下生理盐水加压灌肠 :目前国内已有开展,成功率也较高。

  (二) 手术疗法

  非手术治疗失败,或晚期合并有其他肠道疾患,多次复发,或有慢性肠套叠者均应手术。

本文由'九雨筠'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