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宾节的由来
6 月18日是鄂温克族自治旗的第十三届“瑟宾节”。“瑟宾节”是鄂温克族语,意为“欢乐祥和”。瑟宾节是鄂温克族的传统的节日。古时,每逢瑟宾节,鄂温克族猎人都会聚会进行庆祝活动,各部落男女老少都来参加,由部落酋长主持,纯朴的猎人们点燃篝火,围着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巴伊安奈”神,还举行盛大宴会。宴会结束后,猎人们继续跳舞,直到第二天黎民。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58年3月5日批准恢复了鄂温克族族称,废除了“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别称,鄂温克族实现了族称的统一。经国务院批准于1958年8月1日成立鄂温克族自治旗。同时散居在其他各地的鄂温克族分别成立了民族乡。“瑟宾”是鄂温克语,意为“欢乐祥和”。瑟宾节是鄂温克族的传统节日,每逢“瑟宾”节,鄂温克猎人都聚.会进行庆祝活动,各部落男女老少都宋参加,由部落酋长主持。纯朴的猎人们点燃篝火,围着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巴伊安奈"神,还举行盛大宴会。宴会结束后,猎人们继续跳舞,欢乐到第二天黎明。
在16世纪时,鄂温克人中兴起了“萨满教”,认为“萨满”是“通神者”,可以驱逐病人的邪恶鬼魂。萨满教普及到了各“乌力楞”(氏族),每个氏族都有了自己的“萨满”,从此鄂温克人开始信仰萨满教,以图腾为特征的“瑟宾节”也随之消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1958年3月5日批准恢复了鄂温克族
族称,废除了“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别称,鄂温克族实现了族称的统一。经国务院批准于1958年8月1日成立了鄂温克族自治旗。同时,散居在其他各地的鄂温克族分别成立了9个民族乡。1984年12月成立了蒙古自治区鄂温克族研究会。根据鄂温克族群众的要求和愿望,自治区鄂温克族研究会广泛征求了对鄂温克族节日名称和时间的意见,黑龙江省鄂温克族研究会也参加了讨论。在自治区鄂温克族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一致通过了“瑟宾”为鄂温克族节日名称,节日时间定为每年的6月18日,暂定“彩虹”歌为鄂温克族节日歌,并号召鄂温克族聚居的旗、民族乡(苏木、民族村、嘎查)的干部和群众届时开展节日活动。
1994年6月18日,鄂温克族自治旗在巴彦胡硕敖包山,召开了首届“瑟宾”节庆祝活动。l000余人参加了庆祝活动。庆祝会上,表演了鄂温克族“彩虹”集体舞,中老年“努日给勒”舞,辉苏木牧民表演了“斡日切”舞(天鹅舞),中学少年跳起了热情活泼的舞蹈。庆祝会上还进行了赛马、摔跤、颈力、腕力、拉棍、拔河、跳棋、象棋等竞赛。下午一时,开始了别有民族风味野餐,野餐以烧狍子肉、炖柳蒿芽为主。此后,每年的6月18日各地的鄂温克族群众都以上述的活动方式,欢庆“瑟宾节”。[1]
瑟宾节是鄂温克族古老而传统的节日。据记载,生活在大森林的鄂温克猎民,在极其严酷的条件下,顽强地生存,努力创造欢乐祥和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为了振奋精神,鼓舞斗志,逐渐形成了一些集会活动的形式,“瑟宾节”就是其中的一个。每逢“瑟宾节”,部落里的男女老少都来参加,由部落首领主持,猎人们在落叶松的间隙里点燃篝火,煮熊脖、熊头。猎人们围着篝火边歌边舞,祭祀山神,然后举行盛大的晚餐,吃熊肉、喝熊汤。晚餐结束后,人们成群结队寻找理想树,把熊的颅骨挂在树枝上,以示崇敬。根据鄂温克人民的愿望,经内蒙古鄂温克族研究会搜集挖掘,广泛征求鄂温克族人民的意见,经过两年多的时间酝酿和探讨,在1993年8月10日举行的第二届第三次常务理事会议上,会议代表认为应恢复古老而传统的节日名称“瑟宾节”,蕴含吉祥如意、欢乐祥和之意。节日时间选定在1957年恢复和统一鄂温克族族称的季节6月份,并确定为6月18日,这个季节气候宜人,草木丛生,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1993年11月4日——6日举行的内蒙古鄂温克族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与会的代表一致通过这一建议,并暂定“彩虹”为节日歌舞。
本文由'太山乐蕊'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