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面馒头制作过程(糯米面馒头的做法)
糯米面馒头制作过程,糯米面馒头的做法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糯米馒头 材料:白江米(糯米)、白面、牛奶、白糖、葡萄干、蜂蜜、发酵粉、香油。
2、制作: 牛奶加水加热到40度,面粉里加发酵粉和面,做成发面团。
3、 2、白江米洗净放到电饭煲里闷熟,趁热加入白糖、葡萄干、香油、蜂蜜,搅拌均匀做成馅。
4、 3、把发面团擀成小饼,把做好的馅包在里边,揉成馒头状。
5、 4、放半个小时,看到比原来大一倍时,凉锅上屉,起气开始蒸20分钟即可。
6、口感:皮软软喧喧的;馅粘粘甜甜香香的。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本文由'屠芷波'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
相关推荐
-
布依族的春节
酒肉,麦芽糖,米粥,青年,布依族崇拜祖先,主要信仰多神和自然崇拜,有的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传统节日除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外,还有“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牛王节”等,最隆重的节日是农历“六月六”。过大年即春节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是过大年(即春节)。从除夕过到十五。除夕前要杀年猪、舂糯米粑粑、备各种蔬菜。云南的布依族有初一到初三吃素的习惯;四川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或初一都必须吃鸡肉稀饭,民间称血米粥。每个姓氏都有不同的饭前仪式,相认...
2023-05-14 14:20:19 -
月饼只是供品 中秋祭月最重要
传统文化,描述,南京市,白糖,踏入2011年,真是涨声一片!绿豆涨了,大蒜涨了,白糖涨了,花生油涨了……理所当然,今年的月饼也涨价了。今年,各厂家纷纷提早了月饼的上市日期。众多星级酒店推出了中高档月饼。但是除了月饼,记者看到今年中秋节南京市场上又有新招:仿明清中秋节传统的月饼礼品出现了。根据明清时期民间盛行的中秋节祭月民俗设计的“中秋传统文化礼品组合”,将中秋节祭月的礼器(祭月祝文、月光纸、香烛等)和祭月供品(月饼等)包装在一个礼盒中。...
2023-05-14 14:01:12 -
陕北人怎么过腊八节?腊八节习俗
葡萄干,预测,黑豆,腊八粥,2014-1-1615:07:00中国食品科技网陕北地区从古到今,文化底蕴十分浓厚,尤其年节文化,更是独特。腊八节也是陕北重要的节日。腊八这一天,陕北人同样要吃腊八粥,但陕北人不叫腊八粥,而把腊八粥称作“焖(men)饭”。“焖饭”的用料十分讲究。一般以陕北特产黄软米为主,就是将当年打下的软糜子放在土炕上炕干,接着在石碾上将软糜子碾掉外壳,然后用簸箕簸掉糜糠(外壳),剩下的就是黄软米。黄软米煮熟之后又软...
2023-05-14 13:26:16 -
布依族查白歌节
糯米饭,老虎,青年,传统文化,查白歌节贵州省西南兴义一带布依族一个纪念性的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在兴义市顶效镇的查白场举行。该节是为纪念古时当地一对为民除害与抗暴殉情的男女青年查郎、白妹而得名。每年这几天,周围远近各县和毗邻的广西、云南等地各族群众三四万人,前来参加歌节,规模宏大,气氛热烈,蔚为壮观。查白歌节主要的活动内容有:歌节赛歌、认亲访友、吃汤锅、赶表和祭山等,一般连续3天,第一天是高潮。传说查白歌节源于布依族口传民...
2023-05-14 12:59:44 -
丽江纳西族民俗风情
纳西族,松茸,文字,馒头,纳西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维西、中甸、宁蒗、德钦和四川盐边、盐源、木里及西藏的芝康等县。纳西族原是中国西北古羌人的一个支系,大约在公元三世纪迁徙到丽江地区定居下来。早在一千多年前,纳西族创造了这个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东巴象形文字和用这种文字写成的东巴经。东巴象形文字,纳西语叫做“森究鲁究”,被中外学者誉为“纳西族古代的百科全书”。1957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文字。纳西族主要从事农业,畜...
2023-05-14 12:55:16 -
贵州苗族二月二龙抬头习俗
苗族,桥上,糯米饭,石桥,农历二月二,黔东南州很多少数民族都有祭桥的习俗。祭桥分为架桥和敬桥二种。架桥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主家无子。无子的人家架桥目的就是保佑上天送孩子来。二是主家有子。有子的人家就祈求上天保佑孩子除病消灾,健康成长。架桥方式也很多。有的人架石桥,有的人架木桥,还有的人兴架石凳(俗称坐桥)。架石桥或木桥的多为求子,一般在节前就请人备好石料,请巫师占卜择地,只等二月二动工。开工前,有的苗寨还要请巫师烧香烛纸钱,用麻线、背带...
2023-05-14 11:55:55 -
土族的丧葬
炒面,馍馍,酥油,馒头,土族丧葬因地而异。互助地区多数实行火葬,少数实行土葬。民和、大通地区一般都实行土葬。同仁地区的土族实行火葬,也有土葬的。不论是火葬还是土葬,都要举行丧葬仪式。老人病故后,将其衣服脱去,将遗体扶起,成蹲坐状,双手合十,两拇指撑于下颌骨,放在原处的炕角头,周围用干净土坯挤紧,上面披上衣服或白布。当天早晨,即派人去向喇嘛或本本子占卜葬期,邀请本家各户家长商议治丧事宜。请木匠赶做灵轿。第三天下午,将遗体入殓,用一条向左拧...
2023-05-14 11:32:34 -
毛杉树节也叫“赶毛杉树”
苗族,青年,糯米饭,寨子,居住在黔西南安龙县的布依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也叫“赶毛杉树”。在纳拿和者棉之间,有一块十亩见方的小土丘,当地称它为“毛杉树”。每年从农历三月初三以后的第一个“蛇场天”开始,聚集了盘江两岸的布依族、苗族和其他民族的青年男女赶三天歌会。第一天“蛇场天”,大家起吃五色糯米饭来祝贺节日。第二天是“马场天”,天一亮人们就赶到毛杉树进行各种传统的文娱活动,傍晚男女青年对歌.通过对歌寻找理想的侣伴。第三天是“羊场天”,远方的客...
2023-05-14 11:19:31 -
壮乡三月三花街
花街,壮族,糯米饭,信步,“三月三”习俗流传于云南、广西等壮族聚居区。云南广南县“三月三”的赶花街更是独具特色,每年农历三月三,分布于全县各地的壮族群众,都会身着民族盛装,背着花糯米饭,带着花线,到壮族较为密集的那伦、者兔、旧莫等地赶街。这是一个百花盛开的时节,也是一个爱情盛开的节日。节日未到,勒少(姑娘)就忙着细心织制毛边布鞋、绣花鞋垫、土衣等礼物送给情郎,向心爱的人暗示自己是一个心灵手巧的姑娘。勒冒(小伙)则精心挑选头帕、花线、项链...
2023-05-14 10:48:23 -
非遗民俗--祭敖包
萨满教,石堆,蒙古族,奶油,敖包作为蒙古民族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在媒体的传播下已达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程度。一首《敖包相会》的蒙古民族民歌,更是敖包文化达到登峰造极的宣传热度,红透大江南北。在无际的草原上,时时会看到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的巨大的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巨大的石堆矗立在草原上,鲜艳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就是敖包。敖包,又称"鄂博"、"脑包"、"堆子"、"石堆"、"鼓包"。指的是在自...
2023-05-14 10: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