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上的乐舞伎人
乐舞伎人,是指表演供人观赏的娱乐性舞蹈的专职人员,代表了我国古代舞蹈所达到的艺术水平高度,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居于我国乐舞的主流地位,但高超的舞技却也改变不了一直受到社会的歧视、贱视的行业命运,表演这类舞蹈的伎工被鄙视为杂户、贱民,而处于被奴役、受压迫的地位。
汉代时期,中国整个社会已进入了封建社会,但是乐伎却仍然处于奴隶的地位,任人生杀争夺,没有起码的人身自由。
东汉末年,曹操在邺城(今河北临璋县西南)修建了一个高高的舞台,命名“铜雀台”,台上养有专供侍宴观赏的乐舞伎,这些歌舞者称“铜雀伎”。当时曹操统治的北方,杂技百戏仍盛行不衰,“鱼龙曼衍,弄马倒骑”,曹操“好音乐,倡优在侧,常以日达夕”(《三国志·魏志》)。他还要求去铜雀台为他演出的歌舞伎人,在他死后向陵墓表演歌舞。这些伎人就遵照遗命,被幽锁在铜雀台上,每月的初一、十五还要向曹操的灵位呈歌献舞。风华正茂的妙龄少女却陪伴亡灵消磨青春,虚度一生,高台沉沉,悲风习习,其生不如死的苦况是可想而知的。
铜雀台的歌舞即是《清商乐》的开端,是来自民间经宫廷加工整理的乐舞。曹丕称帝建立魏国(220年)后设立了“清商署”。此后魏晋、南朝的俗乐总称之为《清商乐》。吴国的乐舞也相当繁盛,西晋武帝平吴之后,收纳乐伎3000人,足见吴国歌舞伎人为数之多歌舞之盛。特别是吴国的末代皇帝孙皓所作的《白纻舞》一直盛行不衰,很多诗歌都曾赞美过这个舞蹈。舞伎着江南白纻制成的舞衣,质轻如云,色洁如银,广袖长裙。晋《白纻舞歌》:“轻躯徐起何洋洋,高举两手白鹄翔。”《白纻舞》后收入清商乐一直留传到隋唐。蜀国流行着前代的《巾舞》,只是巾和东汉的巾一样,非常窄小,约有33厘米长,舞者手握中间飘然起舞。四川忠县三国崖墓出土的舞人陶俑,着宽袖斜裙,头戴冠簪花,或戴花冠,右手执短巾而舞。持棍对舞的小儿盘也堪称三国舞蹈文物中的珍品。
唐代诗歌中就有不少咏铜雀伎的篇章,其中有朱放的一首《铜雀伎》这样写道:“恨唱歌声咽,愁飞舞袖正;西陵日欲暮,是妾断肠时。”意思是,歌声呜咽,唱不尽无限怨屈恨,舞袖沉沉,凝聚着满怀愁绪。暮色笼罩着西陵,那就是伎人们悲伤欲绝的时分。
本文由'畅一莹'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