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孔乐舞
祭孔乐舞,是孔子的后代、及历代皇帝和地方官吏举行祭祀孔子仪式时的专用乐舞。每年春秋季二八月的头一个丁日和孔子诞辰纪念日,均要在孔庙举行祭祀大典,故又称“丁祭音乐”(元代称“大成登歌之乐”,明代称“大成乐”,清代又称“中和韶乐”,均为“丁祭音乐”)。
祭孔乐舞始自孔子卒后第二年。以“六代之乐”(见《阙里文献考》卷二十三载)演奏于庙庭,以示对孔子的纪念。自西汉以来,历代皇帝对于祭孔乐舞的编制、乐器、歌章、舞谱都以“钦定”之令下达。自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起,有专门制作的以颂扬孔子为内容的乐舞。此后,代代相袭至今。
祭孔乐舞包括“宫悬之乐”、“八佾之舞”、“轩悬之乐”、“六佾之舞”及“登歌”等。整个乐舞由歌生、舞生和乐生三大部分组成,还有指挥作乐、起舞的麾生、旌生等。仅以“轩悬之乐”和“六佾之舞”的规模而言,外加导引乐十余人,可达百余人;若用“宫悬之乐”和“八佾之舞”的话,则有一百几十人的盛大场面。所用乐器是金、石、丝、竹、革、木、匏、土八类俱全。音乐庄严肃穆,舞姿雍容大方,具有古朴典雅的风格特征。
祭孔乐舞按照祭祀仪式程序配制乐章,其演奏成数固定为六章六奏:
迎神 奏《昭平》之章
初献 奏《宣平》之章(有舞配之)
亚献 奏《秋平》之章(有舞配之)
终献 奏《叙平》之章
撤馔 奏《懿平》之章
送神 奏《德平》之章。
本文由'广运超级甜'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