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水舞 源于乡野的美丽
顶水舞
顶水舞因舞者头顶水罐起舞而得名,是朝鲜族女性表演的传统舞蹈。
朝鲜族妇女习惯用头部顶着器物行走。在插秧、锄草季节,妇女们常头顶水罐将饮水或米酒等送至田间地头。顶水舞即在这种生活习俗基础上形成,而且一经形成,便在群众中间广泛流传。50年代初期,顶水舞在延边各地随处可见,成为当地群众性最广泛的民间舞蹈之一。
舞者顶的水罐,原是生活中的实物,后来为了便于起舞,多用纸糊的罐型道具,在表层上绘以漂亮的花纹,轻巧别致。随着道具的变化,舞蹈动作也相应发展。顶水舞以“挫垫步”、“踏波步”、“碎步”为基本步伐,主要动作有“甜泉舀水”、“玉指弹珠”等。舞蹈通过模拟顶罐行进中的各种生活动作,抒发欢乐喜悦的内心感情,舞姿轻松优美。
本文由'张简奕瑞'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
相关推荐
-
花甲礼 朝鲜族老人的寿宴
循环,中国,世纪,百善,古人语,百善孝为先。尊重老人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俗,我们有尊老敬老的重阳节,也有为老人举行生日宴祝寿的传统。而许多少数民族也有着其独特的敬老方式,朝鲜族就是其中一个。朝鲜族自古以来,就把尊重老人视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礼节。花甲宴是朝鲜族人民为60岁老人举行的生日宴。按古代干支纪年,60年作为一个循环单元,因此,将60周岁称作周甲或还甲。朝鲜族把60岁看成是人生道路上的分水岭,因此花甲礼也就特别隆重,...
2023-05-08 20:25:12 -
你知道钹是什么吗?
北魏,初期,用于,龟兹,钹钹源于西亚,流行于北魏。明清后成为戏曲的重要伴奏乐器。钹,古称“铜钹”、“铜盘”,民间叫做“镲”。是常见的打击乐器。历史久远,表现力强。不仅在民族音乐、地方戏剧、吹打乐和锣鼓乐中使用,还广泛用于各族的民间歌舞和文娱、宣传活动中。钹源于西亚,最早在埃及、叙利亚,以后在波斯、罗马等古国都有流传;在东方,先见于印度,后而中亚,据《北帝书.神武记》记载:钹大约是在公元350年左右,随《天竺乐》传入我国中原。6世纪初期,...
2023-05-08 20:00:54 -
尊人谦己 古代礼貌用词颇丰
初期,汉语,令兄,家翁,作揖在汉语中,礼貌词语更是丰富多彩。古代汉语中的礼貌词语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别人的尊称:如“贵姓”、“贵庚”、“尊意”、“高足”、“大作”、“令兄”、“玉照”、“光临”、“惠顾”、“垂察”、“卓裁”、“惠书”、“赐教”、“斧正”等。另一类则是对自己的的谦称:如“鄙人”、“贱体”、“浅见”、“愚意”、“拙作”、“家翁”、“寒舍”、“伏”、“窃”、“拜”、恭”、“敬”、“奉”、“忝(忝在知交)”、“蒙”、“承”、...
2023-05-08 17:25:09 -
神明祭祀
行业,学习,初期,需求,台湾民间习俗在诞辰、庙会祭典前夕都会举行出巡仪式,出巡的目的就如同警察巡逻辖区,具有扫除恶煞安定人心的作用,如在夜间出巡则称为「暗访」。神明出巡时各社区庙宇、行业都会聘请艺阵游行。这些民俗艺阵大多是业余性质的社团组织,由社区民众组成,他们在闲暇之余学习各项民俗技艺,做为休闲娱乐,如逢庙会节庆则代表地方庙宇出阵游行,藉以参与公共事务。台湾在移民初期民变、械斗频传,治安不良,有些艺阵就成为地方自卫组织,像宋江阵、狮阵...
2023-05-08 15:45:50 -
敦煌曲子戏:说唱百姓身边事
三类,学习,生命力,部门,敦煌曲子戏国家级传承人肖得金一曲之后赢得满堂喝彩,唱一段不长的曲子对年逾古稀的他而言已有些吃力。早春的清晨,敦煌市中心的公园里聚集了数十位敦煌曲子戏的“发烧友”。伴着由三弦、板胡、笛子、二胡、板鼓合奏出来的欢快曲调,围拢成圈的居民在表演者幽默诙谐的唱腔里笑声不断。肖得金从13岁开始就学习曲子戏,一辈子习惯了这种“热闹场面”。如今,他还是为眼前的场景乐得合不拢嘴。“因为喜欢,我唱了有50多年。光知道的敦煌曲子戏种...
2023-05-08 14:33:33 -
朝鲜族服饰
上方,青年,运河,彩虹,朝鲜族历来喜穿白衣素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在盛大节日,隆重庆典等场合,朝鲜族男女都习惯穿白色衣衫,故又有“白衣之国”的美称。朝鲜族的传统服饰有男女上衣、裤子、裙子、外套、袍、坎肩及笠帽、船形鞋等。除了日常的服装外,还有周岁服装、结婚礼服、丧服等礼仪服装。男子穿白色斜襟短上衣,无纽扣,前襟两侧各钉有一飘带,穿衣时盘结在右襟中上方。他们还喜欢外套黑色或其他颜色的带纽扣的“背褂”(坎肩)。冬天多穿短大衣或棉、毛大衣...
2023-05-08 12:04:21 -
炎陵县近400年的老宅子发现木制中
初期,对称,祠堂,宅子,炎陵县东风乡开展文物普查时,在该乡西草坪村勇民组太堂屋场的一古民居里,发现了一木制中国结,图案和现在大家平日所看到中国结无异,令人惊奇。据了解,这间古民居原为当地张氏祠堂一分祠,建于清代初期,建筑面积有400余平方米,分前后三进,屋内有两个“天井”采光。解放后,当地两户张姓居民买下用做民居。目前,古民居已几经修缮,屋内、走廊都有大木柱支撑,主要结构保护完好。古建筑四处“雕龙画凤”,飞檐、屋顶雕有龙、狮、鹿等动物,...
2023-05-08 10:38:04 -
老南京的婚俗
上头,相克,全福,初期,老南京的婚俗历史悠久,办喜事总要引经据典,搬出“老规矩”、要说“人情味”、讲究“图吉利”,尤其是数字在婚俗中的应用更有一番情趣。“一”在南京方言里叫“头”。男女双方第一次相会叫“头回见面”,主人家要下鸡蛋面条待客,蛋为“子”,面为“长”,有子子孙孙绵绵长长之意。“二”为“双”。男娶女嫁都要备上成双成对的物品,如一对绣花枕头,两床大红绸被等,称为:双双对对万年富贵。“三”在婚俗中有“无三不成礼”之说。如男方家要到女...
2023-05-08 09:43:13 -
朝鲜族
青年,运河,彩虹,信息港,朝鲜族历来喜穿白衣素服,故有"白衣民族"之称。在盛大节日,隆重庆典等场合,朝鲜族男女都习惯穿白色衣衫,故又有“白衣之国”的美称。迁入初期,朝鲜族人多居于偏僻的山村,服饰的原料主要以自种自织的麻布和土布为主。二十世纪初,机织布和丝绢、绸缎等面料开始传入,服饰的颜色也随之多样化了。朝鲜族的传统服饰有男女上衣、裤子、裙子、外套、袍、坎肩及笠帽、船形鞋等。除了日常的服装外,还有周岁服装、结婚礼服、丧服等礼仪服装。男子穿...
2023-05-08 08:16:28 -
朝鲜族服饰——素雅轻盈
风光,文字,位置,布尔,民族概况我国的朝鲜族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早在17世纪末,就有部分朝鲜族居民零星从朝鲜迁来,1869年朝鲜北部遭到大饥荒,灾民们陆续渡过图们江、鸭绿江,迁入到我国延边等地开荒定居,到19世纪80年代初已达几万人。现今他们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辽宁三省,其余则散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和北京、天津、上海、杭州、广州、成都、济南等内地大中城市,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其最大的聚居区,总人口192万多。朝鲜族早期宗教流行图腾崇拜...
2023-05-08 06:2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