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红酸枝 木材界的贵族

  红酸枝,有着酸的气息、枣红的色调、细腻的触觉,一直给人一种神秘且浪漫的感觉。不能不说,红酸枝从默默无闻的小角色到清代宫廷的皇室家具,它在植物界也算是一位传奇人物了。

  红酸枝

  红酸枝,热带常绿大乔木,因锯解时新切面有一种特有的酸香气,故称之为“酸枝”。我国北方则称之为“老红木”。《国家红木标准》定为“红酸枝”。红酸枝为豆科黄檀属木材,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中南美洲的热带地区。

  红酸枝木质与颜色类似于檀香紫檀,年轮纹都是直丝状,鬃眼比紫檀大,颜色近似枣红色;木质坚硬、细腻,可沉于水,一般要生长500年以上才能使用,它区别于其他木材的最明显之处在于其木纹在深红色中常常夹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条纹,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

  红酸枝木材质地坚硬、手感滑润、非常适合雕刻,进入清宫后,制成的宫廷家具种类及数量极为丰富,包括红木香几、红木挂屏、红木桌屏、红木桌灯、红木壁灯、红木方灯、红木玻璃灯、红木插屏等。

  郑和下西洋的“杰作”

  当郑和率领着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两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的庞大船队出使西洋时,大概不曾料到,此行归来后竟然无意中成就了中国红木家具材料的传世珍品。

  据考证,红酸枝在中国的历史始于明朝初年的郑和下西洋,带着满船的绫罗珍宝弘扬国威、开拓了海外贸易,然而所交易而来的货品重量太轻。为了避免偌大的船只在海面上风雨飘摇,郑和一行人等在途经东南亚等国时,砍伐了当地的交趾黄檀作为垫船木来给货船压重。回到中国上岸后,这些垫船木大量被丢弃在岸边,成为无人问津的废材。后来,部分民间百姓无意中尝试着用这些垫船木来制作家具,才发现了其中的价值和奥妙。而被用作垫船木的交趾黄檀,也就是如今声名远扬的红酸枝。然而,刚刚进入中国人视野中的红酸枝,并没有登堂入室到王公贵族的家中,更谈不上进入宫廷,而只是在民间所使用。

  民间兴起盛于清宫

  在流入中国后的三百多年时间内,红酸枝材料及其制成的家具散落在民间,并未被历史所垂青。红酸枝真正作为珍贵木材而被历史记载,要追溯到清朝中叶以后。查阅文献资料,乾隆以前几乎看不到酸枝木家具的记载,酸枝木是在紫檀花梨木基本告罄后,作为替代品由南洋进口而来的。

  乾隆四十年以后,酸枝木大量进入清代宫廷,仅乾隆四十三年内务府造办处就收贮了“旧存:海梅木三万八千零八十九斤十四两四钱,新收:海梅木两千九百六十三斤”。乾隆五十三年内务府造办处收贮物料清册记载,这一年旧存酸枝木八万二千四百五十一斤二两四钱,比起乾隆四十三年旧存海梅木四万一千五十二斤的数量增长了一倍。这批为数可观的酸枝木成为乾隆后期宫廷家具制作的重要原料。由于来源充足,以其制成的宫廷家具种类及数量极为丰富,包括红木香几、红木挂屏、红木桌屏、红木桌灯、红木壁灯、红木方灯、红木玻璃灯、红木插屏等。

  到了清代后期,酸枝木家具数量猛增,在清代宫廷家具中已经占有着重要的比例。在民间,酸枝木家具更是深入人心,成为富户巨室内不可或缺的家居陈设。在道光年间扬州人邗上蒙人所著的关于扬州地方风土人情、城市生活的小说《风月梦》里就用大量的篇幅描写红木家具。值得一提的是,在《风月梦》这部书里,提到的红木家具皆称为“海梅”家具,这与乾隆后期内务府造办处将海梅制成的成品家具称为红木家具的说法有所差别。

本文由'公西顺慈'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