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侯金亮:“迷宫矿井”怎能抵挡矿难

  艰难的救援

  8月29日,四川省攀枝花市西区肖家湾煤矿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在随后的救援会议上,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杨栋梁说:我们在现场指挥,找不到一张图,一会儿这样画,一会儿那样画,不知道井下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像一个迷宫。

  这座国家批准成立的合法煤矿里,竟然找不到一张像样的图纸,用国家煤监局局长付建华的话说,严重影响了抢险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发生矿难是一种不幸,但至少被困井下的矿工还有被救的希望,而没有符合实际的图纸,大大增加了救援难度,使矿井成为吞没生命的机器。

  在矿难发生后,救人理所当然是第一要务,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争分夺秒。准确及时的救援,是被困 矿工重生的最大希望。没有图纸,救援人员很难对井下情况了解清楚,很难保证救援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影响了救援效率,更是增加了救援的危险程度。这样的 结果是,拖延了救援时间,导致了第二次矿难,是遇难人数不断刷新的重要原因,截止9月3日已经45条鲜活的生命凋零。

  而《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第十三条规定要有反映实际情况的图纸:矿井地质和水文地质图,井上下对照图,巷道布置图,采掘工程平面图清晰真实的图纸是煤矿企业取得资格的硬性条件,有着明确的法律规定。

  但实际上,这条法律形同虚设。以往,矿难发生后,还能有一张明确清晰的图纸,让救援人员按 图索骥,有的放矢,有劲能够有地方用。而企业的奔命逐利,最大限度地榨取着安全生产空间。肖家湾矿难揭示的真相足已昭示其对安全生产法规的漠视,违法违 规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譬如安全生产管理极其混乱,无风微风作业,以掘代采,乱采滥挖,生产方式落后等等。

  最令人忧虑的是,利益诱惑下整个监管链条的崩塌。正常运行的监管体系完全可以纠正或压制企业 的逐利冲动,对于阻止矿难的发生至关重要。可迷宫矿井里的悲剧,再度显露,安全监测监控设施不健全、形同虚设,瓦斯聚积超标仍没有停产撤人;安全监管 存在漏洞,检查验收把关不严,让安监整治率达100%成为一个莫大的讽刺。

  公众早已审矿难疲劳,但每一次生命的消逝总是让我们不断追问,如此多的环节只要有一个不发生问题,都可能挽留很多人的生命。即便发生了矿难,总该有一张能够用来救命的图纸吧?每当我们满怀希望地想象时,等来的却是失望,是法律、道德和人性底线的一次又一次的失守。

  谜一样的矿难有太多的问号,几乎每一个疑问都能让监管部门无言以对。一个连图纸都不真实的煤 矿是如何获得安全许可证的?是如何逃得过安全检查的?答案似乎不言而喻,在利益的诱惑和裹挟之下,监管犹如空气一般,被无视,被戏谑,被践踏。毫无疑问, 监管部门的失职、渎职是煤矿企业肆无忌惮的原因。

  所以,正是徒具形式监管催生了迷宫矿井,要走出这个迷宫,不只要追究煤炭企业的生产责任,对监管部门应该启动问责程序,唯有依法严肃追究,才能告慰遇难的亡灵,才能让僵硬麻木的企业经营者和监管者恢复对生命逝去的痛感。

本文由'掌秋梓'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