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法律成为“鸡毛”,文脉如何延续?

  在广州萝岗区开创大道旁大公山东坡的商代晚期至春秋战国墓葬群中,

  有五座一夜之间被地铁施工方的挖掘机全部挖除。

  昨天还在这里进行考古挖掘,今早一看,5座古墓都被钩机挖没了。6月15日一大早,考古人员发现,在广州萝岗区开创大道旁大公山东坡的商代晚期至春秋战国墓葬群中,有五座一夜之间被地铁施工方的挖掘机全部挖除。这里也正是地铁六号线萝岗车辆段工地。考古学家根据考古墓葬的分布规律,估计今年6月之前,这一片工地至少已经破坏了十余座古墓,墓葬年代从商代晚期到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皆有,破坏的文物数量无法估计。

  金陵台、妙高台的民国建筑横遭强拆给羊城市民留下的阴影尚未消散,不到一周,古墓又遇到了钩机这个强大的对手。在其巨手之下,破坏的文物数量无法估计,专家眼中的重要研究价值转眼化为浮云。

  民国建筑仰仗政府的缓拆令,最后只是苟延残喘了些时日;古墓也得到了考古部门的确认,并且已经有专业人员进入,抢救性考古发掘正在紧张进行之中,但仍然一夜被破坏,换来的只是施工方的一声误会。此境尴尬,此情何堪?民国建筑被强拆,舆论愤怒声讨,相关部门严厉谴责。这种声讨和谴责似乎并不缺乏力量,然而很可惜,这种所谓的力量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就被钩机消解掉了。

  与前一事件同中有异者在于,强拆民国建筑的开发商是竞标买地的私营企业,而本次事件中,无论是口称误会的施工方,还是巧言卸责的业主单位,都属于在履行社会责任上应有更高标准的国有企业。两起相似的事件,后者不但没有从前者吸取足够的教训,而且其性质相反更为恶劣,在这个时候,还有什么样的声讨和谴责才稍具一点意义?

  其实在民国建筑遭遇强拆之后,舆论就已经看得十分清楚,开发商之所以有恃无恐,正因其窥破了历史文化保护表面的澎湃热情背后真实的虚弱。这种虚弱几乎是全面的,GDP崇拜已然压倒了历史文物的价值,对文化的重视往往只停留于口头,观念上的轻忽又必然导致保护规划迟迟其行,而事后惩戒不力,破坏历史文物的行为常常只能得到一点话语的阻击,最多罚款了事,又导致历史文物保护的法规很难唤起人们内心的敬畏。

本文由'康元冬'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