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埕斋菜今日莆田
涵江三角埕斋菜,几百年至今依然名闻遐迩,慕名观赏者,虽数十里之遥也兼程而来。 这斋菜非同一般。古时把香菇、金针菜、紫菜、花生等素食呼为斋菜,而三角埕斋菜则必须把这些通常的素食,加工制作成不同的人物山水花鸟形象,塑造成某个故事的场景,因此,极具浓厚的观赏价值。可以说,三角埕斋菜既是供品,又是食品,更是一种艺术品,一种艺术斋菜。 正因为三角埕斋菜是一种艺术品,所以,制作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更要心灵手巧,独运匠心! 制作斋菜,一般都提前10天半个月就开始了。除少数人自己制作外,许多人家都要请师傅动手。这些师傅,通常都是一些善于画画泥塑的民间艺人。乡人最喜欢的要数刘逸麟、黄文英、林松龄及吴永泉等人。他们用金针菜、红(香)菇、春卷皮、豆腐皮及竹篾、丝绳、各种色料,经过浸、泡、蒸、煮、染、粘、捆、接等工序,根据某个民间或历史故事,制成为各种造型。如用豆腐皮浸泡染色当衣服,香菇当帽子,金针菜捆扎成柴草担子等。制作的妙处。妙就妙在不事雕琢,天然自成! 表现的题材,有民间及神话故事,如八仙醉酒、水漫金山、三岁称十二两等;有历史故事,如苏武牧羊、精忠报国、穆桂英挂帅、木兰从军等。八十年代后,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老百姓喜 闻乐见的,所以备受赞赏。大家百看不厌,越看越爱看,边看边品评制作者的奇思妙想,其乐无穷! 这些斋菜,制作时都用瓷盏、瓷碟、瓷盆装盛。这些盏、碟、盆,一般都选用最精美的相匹配。每年元宵日前一、二天,家家都把做好的斋菜送到社内,一盏盏、一碟碟,从社内一直排到社外长桌上。观赏者人山人海,社内外挤得水泄不通,人称“三角埕好斋菜”。 八十年代后,三角埕菜除了用素食外,还用上了一些荤味。不少回乡探亲访友的海外赤子,长年在外省地工作的老前辈,谈起“三角埕斋菜”,谁都会眉飞色舞,津津乐道。
本文由'荀听安'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