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谚语
山丹谚语是非常富有表现力的,其中的深刻哲理也是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精髓。如:你有你的千条计,我有我的老主意;老手旧胳膊,一个顶十个;跟好鬼,喝好水,跟上个邋遢鬼,喝的是烂恶水;人情不是债,提上锅儿卖;人颠(轻佻癫狂)没好事,驴颠没草吃;活的给一口,强如死了献一斗。这此话语常常出现于一些长者的口里,作为平时讲理说事的重要理据,并且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农事生产等方面的谚语更是数不胜不胜数,一代一代心口相传,渐臻准确精要。如:不怕使三天,就怕抽三鞭;九九一场雪,来年好打麦。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透露着劳动人民生生不息的顽强智慧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本文由'渠瑞锦'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
相关推荐
-
保安族的族源和形成
保安族,语言,东乡,大河,保安族也是甘肃特有的三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解放以前,也没有被当作一个民族,而是被称为保安回。1952年才正式定为单一民族。关于保安族的族源,也有多种说法一说源自东乡或新疆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人;二说源自新疆或四川或临夏大河家的回回人;三说源于东乡扬妥家人与藏族妇女结合的后裔;四说源于陕、甘等地派去青海吃粮当兵的人。现在看来,应与东乡族的形成类似,是以回族和蒙古人为主,加上藏族...
2023-05-05 05:56:25 -
厦门地方语言
汉语,语音,普通话,声调,厦门通行闽南方言,即闽南话,也叫厦门话。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话通行范围很广,包括厦门、漳州、泉州三市及其所辖的县市和台湾地区,共有3千2百多万人说闽南话。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香港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闽南籍华侨、华裔也有说闽南话的,虽然各地的闽南话有一些差别,但是基本上能彼此通话无阻。厦门话跟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国语)差别很大,相互之间无法通话。厦门话与普通话的差异,多表现在语音...
2023-05-05 04:44:18 -
山丹"穗子酒"
约定,惯例,冒险,特征,山丹人饮酒,颇讲究礼法。不仅座次有别,而且所行的"穗子拳"、所饮的"穗子酒"独具特色,每每令外地客人茧缚手脚,难以适从。所谓"穗子酒",概言之,便是输酒带利,即酒量加倍。至于加几倍,行拳前由双方约定,但也有杯酒杯穗的惯例,意即输一杯酒要连带一杯"穗子酒"。至于哪些酒可以带"穗子",有两个"公约",是不可违拗的,否则便会严重犯规而领受罚酒。(1)"寿星酒"。位低年小(若为亲戚、族人要论辈份行次)者向位尊年长者行拳时...
2023-05-05 03:58:25 -
长沙花鼓戏
布局,小旦,音乐,协调,长沙花鼓戏,以长沙官话为舞台语言,是湖南花鼓戏中影响较大的一种。它是由农村的劳动山歌、民间小调和地方花鼓(包括打花鼓、地花鼓花鼓灯)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长沙花鼓戏在地花鼓阶段,是从两小(小丑、小旦)到三小(两小加小生),再从三小发展到多种角色。但以三小为主,至今仍是长沙花鼓戏的重要特点。长沙花鼓戏的传统剧目中,有大量的小戏和折子戏,是最有特色和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小戏包括对子戏和三小戏。小戏大都是在山...
2023-05-05 03:25:12 -
永州习俗
语言,盆浴,瑶族,山道,瑶族的神话故事传说很多,如关于人类的起源和祖先来源的传说就有《盘古开天地》、《盘王》等。瑶族是爱歌的民族,能编善唱,以歌来传颂本民族的悠久历史,反映他们的生活。瑶族最著名的是《盘王歌》和《密洛陀》,被称为瑶族史诗。音乐舞蹈瑶族人民常以歌舞反映他们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及各种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长鼓舞》和《铜鼓舞》。瑶族的纺织印染早为史籍记载。宋代,瑶斑布就颇有名气。瑶族的挑花、刺绣也是自古有名,史籍也多有记载...
2023-05-05 02:22:03 -
吉缩
语音,接触,方正,语言,彝族交际习俗。彝语音译,意为回避。按传统习惯,媳妇和公公、大伯及丈夫的叔叔、伯伯之间都要回避,以示互相尊重。凡需相互回避的人,平时坐、立、行走都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能面对面坐在一起,不能使用粗俗语言,身体各个部位不能有任何接触,即使身上的披毡也不能挨擦着。双方在路上相遇,媳妇应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对方走后再走。如其中一方正忙着,没有发现另一方正走来,另一方应远远绕开。实在绕不开时,应咳嗽一声,以引起都对方...
2023-05-05 01:40:23 -
石门风俗
泥鳅钻豆腐,语言,瑶族,苗族,石门世为少数民族聚居地,是一个以土家族为主,由汉族、苗族、瑶族和侗族等兄弟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土家人没有本民族文字,但纯朴、勤劳、智慧的土家人有自己的毕兹莎语言,有古老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欢快隆重的牛王节、端午节、六月六、尝新节、冬至节、公王节等节日及营造、乔迁喜庆,有生动活泼的摆手舞(又称舍巴日)、地花鼓、三棒鼓、九子鞭、山歌、渔歌、茶花歌等多种文艺形式,有香味考究的肉食“三奇&rdquo...
2023-05-05 01:35:15 -
四川评书
创造,品种,又称,语言,四川民间曲艺品种。表演者用四川方言夹议地讲说故事。又称白话演说、评话。流行于四川各地及云、贵部分地区。道具仅一张桌、一把折扇、一方醒木。开讲前拍醒木可以提醒听众,烘托气氛。折扇用作模似物体。四川评书源于唐代的"说话"及明代的"评话"而盛于清。咸丰后四川评书盛极一时,著名评书艺人有钟晓凡、代全懦。按表现手法有清棚、雷棚和黄派之分。清棚善讲才子佳人、风花雪月,讲述时注重文采,娓娓而谈。雷棚擅长讲金戈铁马、征战杀伐一类...
2023-05-04 22:22:08 -
客家饮食谚语
西街,语言,萝卜,卫生,谚语,辞海说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简练通俗而富有意义的语句,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和斗争的经验。如解放前的赣州有几句饮食顺口溜:“西街一茗居,包子生了蛆,柜台霉断脚,清汤老鼠药”。这是居民对一家饮食店的批评,简直比法院判决更严厉,它用简练、夸张的语言述说了西街一茗居极端不讲卫生的情景。还有一些简练的语言则类似教诲。下面先介绍一些客家饮食文化中这种经验之谈:饭饱不洗澡,酒后不剃脑。饭后行百步...
2023-05-04 21:57:43 -
遂川方言
遂川,选择,语言,泉江,遂川的先民,繁衍生息发展至今,在语言方面,绝大多数都使用本地方言和客家方言。其中,泉江、雩田、枚江、碧洲、珠田、巾石等乡镇,大多数讲本地方言,少数人讲客家方言;其余乡镇则大多数人讲客家方言,少数人讲本地方言。随着人员频繁流动,本地人与客家人交流增多,在生活、劳作、通婚等长期的交往中,共同创造了许多共同的词汇和语言。两种方言混用,成为多数人的选择。尤其是年青人,多数都会讲这两种方言。...
2023-05-04 21: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