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笼
身着艳丽的传统服饰,一群美少女手捧烘笼,跳起热情洋溢的舞蹈来,这是川北地区广为流行的“烘笼舞”,如已成为节庆活动的一道保留节目。平日里,人们只能在舞台上见到的烘笼,冬日却悄然在阆中古城出现。
烘笼是用竹条编制而成,规格大小不等。烘笼中置入一个烧制的土陶盆,然后再将烧火做饭后灶堂里留下的“火石子”(木炭)投入烘笼内,上面再覆盖一层柴禾灰,这样,烘笼便可保温取暖,时间可长达4至5小时。烘笼由于携带方便,既可烤手,又可烤脚,还可以烘烤小儿衣物等,因而成为川北人家冬季取暖的随身“宝贝”。
本文由'牢初灵'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
相关推荐
-
古城一大河景:洪江号子拉苗船
时代,公路,大河,运输,苗船又称雀船,它是—种船头尖尖,船尾如麻雀扇形尾且翘得老高的船。苗船是洪江、黔城、沅河一线对古船的统称,洪江人也将过去从贵州下来的船称苗船。洪江以沅水为荣,是沅水流出来的商城。想当年洪江沅水河面上是何等的繁华。在沈从文1940年的笔下,洪江油船,多方头高尾.颜色鲜明,间或有一点金漆饰,下行可载三四千桶桐油.上行可载2000件棉花,或一票食盐。用橹手26到40人,用纤夫30到70人。1938年洪江《湘水...
2023-05-04 23:32:08 -
大余板凳龙
流行,上下滚动,龙的,大余,板凳龙。这是在一条板凳的两端,一端扎龙头,一端扎龙尾而得名的,龙的头尾有的是用篾扎纸糊的,有的是用稻草扎成的。舞动时,龙头的一端由两人各持一条板凳脚,龙尾随龙头而转,龙头往右转时,持龙者用左手持,反之,用右手。三人同时将板凳举起,或上下滚动,或左右绕转,或从中穿过。板凳龙小巧玲珑,场地不限,高超技艺的舞蹈者甚至可以在方桌上舞。这是一种比较简便的自娱形式。春节至元宵期间,在我市大余、南康等地颇为流行。...
2023-05-04 23:11:08 -
洪江习俗
运动,万家灯火,菖蒲,理财,洪江古为“五溪蛮”地,尚苗、瑶风俗、民风古朴淳厚。后来,客籍人增多,山乡渐渐演变成以汉族为主的城镇,但民众大都仍沿习旧俗,重宗族,论长辈,质朴好客,重男轻女,迷信鬼神,每逢时令节日都虔诚地祭祖、拜佛、敬神;筹办红白喜事,择月选日,重门第,讲排场,礼仪繁琐;男人善经营,女子长于治家理财和烹调技艺。“五四”运动以后,民风渐开,对山城习俗有所影响。在旧社会,洪江人的生...
2023-05-04 23:09:50 -
川北大木偶
川北,中国,南充市,评论,我国的木偶戏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始于汉,兴于唐,到宋时就相当盛行了。南充地区的木偶戏有川北大木偶与京木优二者都是杖头木偶,此外还有指戏木偶,即被单戏。京木偶较小,川北大木偶较大,京木偶与流行于其它地区的京木偶相同,而川北大木偶则风格别具,颇有特色。川北大木偶身高四尺有余,比京木偶大出三倍以上酷似真人,且表演不受剧种限制,人和木偶混合(阴阳班)演出时。神貌无异。据口碑,川北大木偶已有300余年历史。满初湖广人青发荣...
2023-05-04 23:00:48 -
湖南人的衣着
青年,流行,经济,条件,衣着,衣着取决于经济条件、科技水平和文化素质。清朝、民国时期,湖南民众夏天穿广式文衫或用苎麻织成的夏布短衫,冬天穿用家织上布做成的大襟衣,男女长裤一般为白裤头,大裆宽裤筒,穿着不分前后,以棉线带做裤带。妇女普遍穿短领偏襟衣。家庭经济富裕的成年男子夏天多穿绸缎、士林布短衫,女青年则穿旗袍、短裙或其他高档时装,冬天则穿丝绸长袍套棉袍。1949年后,湖南人衣着变化大、变化节奏快。50年代,国家干部穿灰色中山装,青年妇女...
2023-05-04 22:48:00 -
益阳民俗之龙舞
流行,世纪,益阳,木柄,俗称“耍龙灯”。春节、元宵或其他重大喜庆节日时流行。益阳境内流行的“龙”,多用竹木布纸彩扎,有9~15节不等,每节皆置木柄,舞动时人各1柄,前有彩球引路,作龙戏珠状。龙舞分“翻龙”∫绞龙”两种。舞动时,锣鼓、鞭炮齐鸣,气氛热烈。另外还有两种“龙”,一为龙身较长、节数较多的“摆龙&rdqu...
2023-05-04 22:00:41 -
看人户
情况,流行,残疾,男家,汉族婚姻习俗之一,原来流行于四川各地的城市和乡村。男女到了婚嫁年龄,经媒人介绍双方情况后,如双方都感到满意或比较满意,便会择吉日“看人户”。男方看女方,一般在集镇上,经人指点,男子悄悄在远处观看女子的容貌、身材、有无残疾等。女方看男方,要郑重、具体得多。一般是先定下时间,由女子的大姑、小姨等人一道去男家做客。男家买肉打酒,热情款待。女家除看男子人品、身体状况外,还要看房屋好坏、家境贫富等情...
2023-05-04 21:36:57 -
扭秧歌
川北,类型,流行,嘉陵,扭秧歌,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行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它是农民在插秧时的一种歌咏活动,起源于农业生产劳动。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述说:每年春耕时,农家的妇女儿童数以十计,一起到田里插秧,一人敲起了大鼓,鼓声一响,“群歌竞作,弥日不绝”,称之为“秧歌”。它最早是以唱歌的形式出现,后来发展成舞蹈和戏剧表演的形式,并流行于我国南北各地。逐步演变...
2023-05-04 21:26:32 -
丹巴县嘉绒藏族民俗文化
青年,丹巴,用于,流行,丹巴地区古称嘉莫·查瓦绒,简称“嘉绒”,意为藏区四大峡谷之一的东女国气候温和河谷农区的人,习称嘉绒娃,是藏族重要的组成部分。丹巴县历史悠久,民俗风情古朴动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嘉绒藏族,独具特色的嘉绒藏寨民居、形式多样的丹巴锅庄、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嘉绒服饰以及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婚嫁习俗、传统节日、礼仪、丧葬习俗等民俗文化,构成了丹巴县丰富多彩、特色突出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
2023-05-04 21:20:42 -
营山农村婚俗
装入,席位,川北,营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是我国封建专制下包办婚姻的传统模式。如今,这种毫无恋爱自由的婚俗已被历史的车轮辗碎而逐渐消亡。而婚嫁中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礼仪风俗却在川北的偏僻乡村流传至今。解放初期,不仅在营山山村还是城市,姑娘在出嫁的前夜都要举行“坐歌堂”的仪式。当天晚上,在新娘家中的堂屋里,先由头搭大红盖头的新娘坐在上首唱“哭嫁歌”,歌词内容一般是哭难忘父母养育之恩,难舍兄...
2023-05-04 21: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