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空弄“飘色” 深闺人未识
因为黄飞鸿,国人对“舞狮”分外熟悉;而同样产自岭南的表演艺术——飘色,恐怕尚“养在深闺人未识”。 正在此间沙湾镇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将飘色艺术展演与评奖纳入其中,来自甘肃、青海、广东等十六个省自治区的二十六个飘色参演团体参加,不仅让人见识了“飘色”之妙,也领略了南北“飘”的大不同。
飘色是以纵队巡游的方式来表演。台面上或坐或立的人物造型为“屏”,凌空而起的人物造型为“飘”,屏和飘之间靠一条经过伪装的“色梗”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表现某一个民间传说或神话故事的片段,因此“飘色”又有“凝固的戏剧,活动的雕塑”美誉。
“屏”和“飘”所穿的衣服,以饰演人物身份、所处朝代为依据,用绫罗绸缎缝制,讲究色彩艳丽。
小孩不论扮“屏”还是扮“飘”,都是既出钱又出力的事。一次出色,前后大半天时间,晴天太阳晒,阴天雨水淋,小孩很是辛苦。同时,旧时谁家小孩扮色,必须自己置办服装,但仍然家家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可以出来扮色。原来“色仔”人家深信,扮过“色”的小孩会有菩萨保佑,能够聪明健康,祛病挡灾。
沙湾飘色的迷人之处,主要在于这条色梗上。如果色梗太粗,易被看破,不雅;如果色梗太细,又易变形甚至折断。此外,色梗还分明铁、暗铁和台铁、手铁之分。
如《哪吒战石矶》一板,观众看到的是凌空而起、袒胸露背、手提火尖枪、脚踏风火轮的哪吒从天而降,实际上色梗从石矶娘娘坐的钢兜连接到她手中的金锏,用长裙遮挡,再由金锏连接到哪吒手持的火尖枪,枪的另一端暗接一个极细小的钢坐兜,哪吒便坐在这兜中,腰上系着护胸带,既隐蔽又稳妥。
来自沙湾的《古镇神韵》全件高近六米,飘色何师傅介绍,有十三个小孩参与表演,这些小孩子站姿巧妙,他们好像站在一棵树上,或者踩在茶壶顶,“看起来有一种凌空的微妙,这就是飘色的特点。”
令人叹为观止的《赛龙夺锦》是清末民初著名音乐家何柳堂以家乡的风俗为题制作的一首经典广东音乐,以此为主题的飘色体现了两条龙舟在水上奋勇争先,上下起伏的两条龙舟间飘起的十一人成为关键,衣着艳丽的扮色者手持不同乐器,造型各异,利用力学原理搭起三个梯级,使得“飘”上还有“飘”,庞大阵仗共计三十三人。
同南“飘”的典雅相比,北“飘”尽显粗犷之风。来自山西清徐的背铁棍艺术表演团,将这一艺术的实质直接道出——背铁棍,令人忍俊不禁。他们带来的《杨门女将》由八个大人像抬轿子一样,抬着三个貌似在半空表演的小孩。而内蒙古的“脑阁”则是下面的“脑”人套上铁架,上面被“脑”的孩子也用铁架固定,由“脑”人在行进中用颤、摆等方式带动上面的小演员。
中国民间艺术节是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共同主办的综合性民间文艺节会,将在有八百年历史的沙湾镇举行三天,这也是该艺术节首次在乡镇一级举行。
本文由'涵舒小哥哥'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