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和牧羊节

  ?普洱彝族主要分布在景东、镇沅、景谷、江城等县。主要节日:有火把节,少年牧羊节。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普遍的节日。传说很久以前,天王恩泽不让彝家过好日子,派了十大力神到人间来糟踏庄稼。勇敢的彝家小伙包聪与大力神摔跤三天三夜,终于将十大力神摔倒,十大力神低下头变成了一座秃山。天王恩泽恼羞成怒,往地下撒了一把香面(松香粉),香面变成了无数害虫来吃庄稼,聪明的彝家每人点燃一把火,把害虫全部烧光。天王恩择不甘心失败,年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都要撒下害虫,彝家也毫不妥协地点燃火把对付害虫。年来年往,相沿成习,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就成了彝家传统的火把节。

  ??火把节这天,清早家家户户都要杀鸡宰羊,到田里祭献,祈求天公地母保佑年年岁岁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中午,男人们用松木掺松明做成几丈高的火把,插在田地和院场中央。入夜,人们首先点燃院场中央的大火把,再点燃一支支小火把。瞬时,数不清的火把照亮了彝家山寨。人们背着香面举着火把,把香面一把把撒在火头上,从家里往外走,边走边喊道,"虱子虼蚤滚出去,金银财宝滚进来。"人们走到扬瓜棚下,边撒香面边喊:"杨瓜结了——结了!结了!"撒到南瓜棚下又喊"南瓜结了——结了!结了!"。人们边走边撒边喊,撒到家禽牲口厩旁,撒到果树上,撒到庄稼上……撒着撒着,村与村相聚,寨与寨串通,火把联成一片,象一条条蜿蜒淤动的火龙,将黑夜照耀得如同白昼一般。

  ??最后,人们汇集到宽阔的草场上,互相抛撒香面,逗趣取乐。小伙子突然向姑娘手中的火把撒去一把香面,"轰"然腾起一团彩焰,吓得姑娘一声尖叫,姑娘也毫不客气回敬伙子一把香面,向别人火把抛撒香面,表示给别人送去吉祥的祝福。人们在火把的映照下,围着场中篝火跳起了欢乐的"三跺脚"。歌声阵阵,舞姿翩翩,火流滚滚,篝火熊熊,人们沉浸在节目的欢乐幸福之中。

  少年牧羊节

  ??少年牧羊节少年牧羊节是彝族腊鲁人饶有风趣的节日。腊鲁人喜好养羊,每逢红白喜事,婚丧嫁娶,节日祭祀,宴饮佳宾都要宰羊,并将羊皮做成衣衫,穿在身上,抵御风寒。腊鲁人的羊,从来都是由少年儿童牧放。不知从何年何时起,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二,腊鲁人都要过"少年牧羊节"。

  ??牧羊节的早晨,各家从羊厩赶出自家羊群后,统一由全寨女孩吆上山去放牧。据说这天羊群由女孩放牧更能瞟肥体壮,母羊能生下更多的羊羔。这天,所有的男孩在父母的热情支持下,凑出米、肉、干巴、豆腐、蔬菜和鞭炮、锣锅家什聚集在村外的一棵"羊神树"下进行野炊,尽情嬉闹玩耍。当村寨选出的"踩门人"带着各家各户赠送的礼品来到"羊神树"下时,孩子们欢呼雀跃,众星捧月般把"踩门人"围在中间,跳起欢乐的"三跺脚"。"踩门人"代表乡亲们向"少年牧羊人"表示美好的节日祝福。当夕阳西下,姑娘们赶着羊群归来的时候,男孩们便把做好的美味佳肴送到姑娘们面前表示亲切的慰问。男孩们拉出一头羊按着羊角向"羊神树"叩首,鸣放鞭炮,全体牧羊者围跪在"羊神树"下叩拜祈祷。

  ??仪式结束,男女少年牧羊者席地而坐,共同品尝美味佳肴。太阳落山后,才唱着山歌,吆着羊群,快快乐乐的回家去。

本文由'营思晨'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