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
联合国的专门机构指定二月的最后一天,做为世界居住条件调查日,目的是为了推动各国政府和社会进一步重视人们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并通过开展种种活动,为社会解决一些问题。
居住条件,人们很容易和住宅面积联系起来。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在90年代到2000年的户均居住面积:瑞典是72平方米,英国为97.9平方米,法国是86.4平方米,日本92平方米,美国177.5平方米,原苏联72.4平方米,那么我国现在的城市户均居住面积已经达到65平方米国。可是在二、三十年以前,我们的居住环境还是比较简陋的。在80年代,我国的人均居住面积还只有3.6平方米,而现在的人均建筑面积已经达到30.1平方米。乡村的土坯房,已经被别墅式的砖瓦房取代;内蒙古的游牧民族,也已经在定居的草场盖起了幢幢小楼;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城市规划带来的拆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断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住房体制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原来的公有房已经大部分被私人买下。大城市房屋自有率已达70%—80%,房屋已经是家庭财产的重要部分。
人们住房面积增长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居住品质的提高。除了开始在装修上大下文章之外,大家对居住小区的环境也越来越挑剔。在德国,这种对于居住品质的提高,大约在1987年。它的标志是第一次出现用于住宅维修、改造的资金投入要大于新建住宅的资金投入。
现在人们在选择住房时,已经不再是一味的追求大面积,而是在80到100平方米的这个区间,是比较经济、合理、适用的套型。近年来,人们关心的已经不仅仅是自己家里的那几十平方,社区环境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在购买房子时,消费者已经把居住的节能、无污染、社区的绿化、周边的设施做为购房的重要参考指数。另外,还有许多人开始选择自己工作、居住、养老的城市。人们在选择居住的地点时,已经不仅满足与自家房内的大小和周边的小环境,也开始对社区、城市大环境的各个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因素均衡发展的城市才是最适合我们居住的地方。
本文由'幸箫笛'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