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徽州戏曲

  徽剧是一个古老、悠久、艺术遗产十分丰富的剧种。起始阶段流行于徽州及安庆、池州、太平一带,的在南方亦流传甚广,对许多剧种产生过巨大影响。它的剧目很丰富,共约有传统剧目1404个,能见到的本即有753个。其内容从列国纷争、宫迁大事、神仙鬼怪到民间生活故事,应有尽有。徽剧的音乐、唱腔优美、完整。主要可分青阳腔、四平腔、徽昆、吹腔、拨子、二簧、西皮、花腔小调共九类。而以吹腔、拨子、皮簧为主要声腔。吹腔轻柔委婉,情意绵绵;拨子高亢激昂,苍劲豪迈;皮簧则比较通俗流畅,与京剧的皮簧相近但更粗犷、古朴。徽剧的表演艺术更是丰富多彩,技艺精湛。文戏以载歌载舞、委婉细腻其特点;武戏以粗犷、炽热、功夫精深、善于高台跌扑而震惊观众。生活小戏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风趣、诙谐和语言吸引着观众。舞台画面多采多姿,具有雕塑造型美。

  清初,徽剧盛行于安徽及江浙一带,在南方流布甚广;清中期,风靡全国。清乾隆年间,"三庆"、"春台"、"四喜"、"和春"四大徽班先后进入北京演出,名噪华夏,这就是著名的徽班进京。清道光、咸丰年间,徽剧在北京同湖北汉剧等剧种结合,逐渐演变成京剧。清代后期,京剧兴盛,徽剧艺人多改学新腔,但徽剧在徽州部分地区仍然流行。徽剧是一个包罗万象、五彩缤纷的艺术宝库,是新安文化灿烂篇章的重要一页。

  徽州乐舞:徽州人历喜歌舞。民间歌舞广为流行,丰富多彩。徽州民歌有山歌、舞歌、号子、小调和新民歌等。音调带有鲜明的江南色彩,古朴、典雅、委婉、高亢。流行在太平、黟县青弋江流域的《放排.上滩号子》,是放排工人在急水滩上泥水背纤,为减少劳动强度,焕发劳动力量的集体创作,而今仍在水运工人中流行。徽州民俗小调尤具特色,如民间婚礼中的《哭轿》、《接房》、《敬酒》、《交杯》、《撤帐》等,与婚礼仪式紧密配合,成套演唱,饶有兴味。徽州民间舞蹈素来盛行,流传至今的还有仗鼓舞、扑蝶舞、狮子舞、蚌壳舞、龙凤舞、麒麟舞等等。据1983年安徽省民间舞蹈调查,徽州保留的民间舞蹈就有40多个。这些舞蹈,大大丰富了徽州民间的文化生活,至今还发挥着他们的重要作用。

本文由'越彬小娘子'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