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清音
扬州清音是清代乾隆年间以来流行于扬州城乡的民间器乐形式,它使用的乐器以双笛为主,配以二胡、四胡、琵琶、三弦、萧管、云锣、檀板、小鼓以及小盒、酒杯等,合奏各种曲牌,故常称为小牌子。若夹以锣鼓,则称为大牌子。
清音通常在传统节日。民间红白喜事时演奏,其传统曲牌有花信风、双鸳鸯、雨夹雪、风摆荷叶、雨打梧桐、梅花三弄、八板等,又有从扬州清曲移植的九连环、八段景、剪靛花、满江红诸曲调。
本文由'邻家绮烟'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
相关推荐
-
王昭君与桃花鱼的美丽传说
青山,维护,琵琶,秀水,提起“昭君出塞”,大家都知道说的是汉代王昭君远嫁匈奴和亲的事。王昭君,名培,字昭君。南郡姊归(今湖北姊归)人。晋避司马昭讳,改称为明帝或明妃。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求和亲,她以入宫数岁,不得见帝,自请嫁匈奴。入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门氏(皇后)。后呼韩邪死,成帝又命她“从胡俗”,改嫁复株累单于(呼韩邪大闹氏长子)。在她影响下,其子女及周围的人都努力维护与汉的通好关系,以致“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
2023-05-07 15:05:51 -
扬州评话
又称,语言,三国,三类,扬州评话也叫扬州评词,是以扬州方言说表的古老曲种,流行于江苏北部和南京、镇江、上海等地。扬州评话,始于明末,兴于清初,盛于清代,直至现今。明末清初大评话家柳敬亭的艺术成就,标志着扬州评话已成熟。他所说的《隋唐》《水浒》《三国》等书词,成为扬州评话的传统书目。扬州评话也是全国曲艺的主要曲种之一。《话本小说概论》一书有一段评述:“继承宋元讲史的评话,在清代特别发达,最初的中心在扬州,其后全国有以方言敷说的评话,而扬州...
2023-05-07 14:01:47 -
扬州弹词
下河,琵琶,双金,弹词,扬州弹词原名扬州弦词,是用扬州方言说唱的一种曲艺形式,流行于扬州、镇江、南京及里下河一带。扬州弹词和扬州评话同出一流,弹词约始于明末清初,早期一人说唱,自弹三弦伴奏,故名弦词。在清初,评话艺人往往兼工弦同,乾、嘉以后才逐渐分开,清代中叶盛行期间,发展为双档演出,称为“对白弦词”,增添了琵琶伴奏,特点是说多唱少,唱词只有叙述性的表唱。扬州弹同的传统书目,已记录的有《珍珠塔》《双金锭》《倭袍记》《玉蜻蜒》《落金扇》《...
2023-05-07 13:35:58 -
吴歌
描述,江南,梧桐,三国,吴歌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吴之名,虽最早见于屈原的楚辞《招魂》,而在此之前,吴歌就早已盛行。如春秋五国流传下来的讽喻歌曲《梧桐秋》、爱情民歌《南山有鸟》等,其风格与《诗经》相近,以清新委婉的曲调和吴侬软语的地方特色而名传遐迩。并对历代诗词产生深刻影响。汉乐府诗中的《江南可采莲》五言吴歌,描述了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色。三国时的《吴孙皓初童谣》表达了吴人反对迁都的决心。六朝时的《子夜歌》,以对答的形式诉说男女间的真挚爱情。...
2023-05-07 12:56:03 -
扬州木偶戏
扬州市,本影,泰兴县,中坪,扬州有木偶之乡的称誉,其杖头木偶与泉州的提线木偶、漳州的布袋木偶齐名,扬州木偶起源于泰兴县一带,解放前木偶戏班原有百余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泰兴县木偶团,现为扬州市木偶剧团。该团的代表剧目《嫦娥奔月》,人物形象生动,表演栩栩如生,注重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扬州木偶戏以“刚柔相济”“细腻传神”而著称于世。1983年,日本传统艺能株式会社社长中坪功雄来中国选择赴日演出木偶表演团体。中方推荐了北京、上海、扬州三家木偶剧...
2023-05-07 10:35:37 -
江南丝竹
江南,琵琶,四合,流行,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因乐队主要由二胡、扬琴、琵琶、三弦、秦琴、笛、箫等丝竹类乐器组成,故名。在这些地区的城市和农村都很流行丝竹乐,但风格完全不同。城市丝竹乐风格典雅华丽,加花较多,流传很广;而农村则常用锣鼓,气氛热烈,风格简朴。古乐溯源在清咸丰庚申年(1860)《秘传鞠氏琵琶谱》的手抄本中已载有《四合》一曲(据说此版本问世时间还要往上推溯很多年)。据研究,《四合》这一套曲...
2023-05-07 10:32:11 -
苏剧
典雅,琵琶,昆曲,脚本,苏剧是苏州地方戏,前身是一种戏曲清唱体的曲艺—苏州滩簧,简称苏滩。原名“对白南词”,南词是发源和盛行于苏州的一种声腔。始于明代中叶,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据《清稗类钞·音乐》载:“滩簧者,以弹唱为营业之一种也。集同业五六人或六七人,分生、旦、净、丑角色,唯不化妆,素衣围坐一席,用弦子、琵琶、胡琴、板鼓。所唱戏文,唯另编七字句,每本五六出,间以谐谑。”所以,滩簧是一种所唱内容不拘一格,唱腔也不严格要求像昆曲那样...
2023-05-07 09:45:28 -
扬州的剪纸艺术
中国,福寿,用于,鉴真,扬州是我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隋炀帝三下扬州,广筑离宫别馆,恣意游乐。每到冬天,园苑中花树凋零,池水结冰,汤帝游兴不减,令宫女们仿照民间剪纸,用彩锦剪为花叶,点缀枝条,挂于树上,同时剪成荷花、菱芰、藕芡等物,去掉池中冰块,逐一布置水上,如同春夏之交艳丽景色,以赏心悦目。这反映了扬州剪纸的源远流长。唐代,扬州已有剪纸迎春的风俗。立春之日,民间剪纸为花,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相观...
2023-05-07 09:12:43 -
汉剧
三类,琵琶,音乐,世纪,汉剧旧称楚调、汉调,又名楚腔、楚曲,初步形成于清代康乾年间,至嘉道年间走向进一步成熟,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流行于湖北,远及湘、豫、川、陕、粤、皖、赣、黔、晋等省的部分地区。汉剧声腔以西皮、二簧为主,首创皮簧合流,丰富完善了板腔体音乐的表现功能。其曲牌有四百余首,包括唢呐、笛子、丝弦三类。伴奏乐器有胡琴、二胡、月琴、三弦、笛子、琵琶、唢呐、锣、钹等,并夹用马锣的“川打”,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汉剧剧目丰富,号称八...
2023-05-07 06:44:00 -
扬州清曲
江淮,广陵,昆曲,音乐,扬州清曲又名广陵清曲、维扬清曲,流行于扬州城乡及镇江、上海、苏州、南京等地。扬州清曲起源于元代的“小唱”,是在元代散曲的基础上,吸收江淮一带风行的各种俗曲民歌,加以改造和利用,于明代中叶形成的一种寓于地方气息的曲种。扬州清曲至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全盛阶段,无论在音乐曲牌、乐器伴奏方面,还是在曲目唱本方面,都异常丰富,并以其腔调的细腻、缠绵和抒情著称,扬州清曲的曲调、软平、叠落。骊调、楠调、满江红、芦江怨、耍孩儿...
2023-05-07 06:4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