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帮助

甘阳:从原典中学会独立思考

  能够独立思考,是一个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素质,而思考的启蒙则离不开通识教育,这是决定一个人思想成长的基础。

  美国现代通识教育起源于1920年代的哥伦比亚大学,其他大学(包括芝加哥、哈佛)的通识教育都是从哥伦比亚大学的模式演变而来的。19世纪,美国的很多大学(当时大多还是学院),学生都要学习希腊文、拉丁文,以人文教育为主,强调接续传统。

  19世纪后半叶起,美国高校逐渐废除了希腊文、拉丁文的学习,古典学的比重大大下降。可以 说,在1900年前后,美国大学和社会经历了与传统断裂的一个过程(这与中国在晚清民初所经历的很相似)。所以,现代通识教育在美国的兴起,是在传统断 裂、现代性发展的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为了弥补现代高等教育的弊病而推动形成的。现代社会强调个性,追求差异,而通识教育则强调那些共同的东西,追问的 是,哪些是公民都应该了解的,所以通识教育包含了共同教育的理念。

  20世纪20年代前后,在哥伦比亚大学,有教师开设了类似“文学经典”的选修课,大概是一个礼拜读一本书,这门课非常受欢迎,别的教师起而仿效,开了类似的课。十几年之后,“文学经典”课成为了哥伦比亚大学官方要求学生必修的课程。

  美国教育家哈钦斯1936年出版《高等教育在美国》,如果把书名中的“在美国”改成“在中 国”,也完全可以。事实上,20世纪初的美国,人心混乱,社会极端不平等,腐败非常严重,人们对未来很悲观,这和1990年代中国市场转型以后的情形非常 相似。二战以后冷战开启,这使他们更加强调西方之所以为西方的独特性,通识教育的一个目的就是要传播西方之所以为西方的核心价值观,以凝聚共识。这就是美 国推动通识教育基本的大背景,是值得我们了解和借鉴的。

  我们常说的另一个概念是“通才教育”,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梅贻琦领导清华大学时,就以通才教 育、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为其治校理念的三大支柱。不过,对于我们今天常说的通才教育,还需要深入分析。通识教育和通才教育的提出,背景有相似之处。上面提 到1900年前后美国大学的转型,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自然科学比重的加大。自然科学的特点是求新,日新月异,人文科学则需要不断回到源头,回到古典。所 以,通才教育比较强调文理会通。但这个概念比较虚,文理兼通的标准是什么?文要达到什么程度?理要达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可操作性?提倡通才教育,是希望人 们接受的教育不要太片面,用意很好,但真正做到文理兼通很难。

  我认为“通识教育”要强调阅读原典,而我们一般的教育,更多是从概论和通史进入,比如学习中 国哲学就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学习西方哲学就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在大学里,可能中文系的学生学了几个学期的中国文学史,却没有读过《文 选》,历史系学了很多中国历史的教科书,却没有通读过《史记》。

  我觉得这是我们的高等教育质量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最爱编教科书,一个课程,可能会出几 十上百本教材,但内容陈陈相因,质量低下,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没有什么帮助。我们大学中文系、哲学系的学生可能都没有接触过几本原典,学习的都是一些 概论、简史之类。但要知道,现代人写的东西,即使像冯友兰先生写的《中国哲学简史》非常优秀,都还是有太多时代的局限性,而原典是超越时代的。

  这几年以来,大学里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像北大、复旦、清华、中大以及其他一些学校,课程体系 也许还是原来的,但具体教学中,原典研读的比重已大为增加。随着这种改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将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教科书的教授方式只是为了给你一套正 确答案,那还是应试教育。而原典里有真正原创的想法,只有接触原典,进入那些伟大的作品,你才能开始独立思考。

  我认为,我们的大学应该中学西学并举。如果给大学生推荐书目的话,那中学可以有15本左右,西学也是15本左右,文本数量不宜太多,但要兼顾中西。

  在这样一个烦躁、浮躁、浮华的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希望能够借由阅读,安静下来,找到生命的意义。所谓“古之学者为己”,通过阅读经典思考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求得心灵的安顿,这是人们内在的一种精神需求。

本文由'忆南少爷'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删除联系作者,如需删除请-> 关于侵权处理说明